“雪中送炭” 中國家電可借勢物聯網智能轉型
“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12月16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主席引用《道德經》中的典故,形象的描繪了互聯網的巨大作用。
然而,互聯網之后,又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和生活方式?無庸置疑,信息化的第三波浪潮——物聯網,正在驅動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快速到來。
同樣在12月16日,2015中國電子家電出口高峰論壇在南粵名城佛山市順德區成功舉辦,Ayla Networks艾拉物聯CEO、聯合創始人David Friedman在大會現場就《萬物互聯時代的全球智能化創新趨勢》發表了主題演講。

David表示,在后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走向,“連接”也將成為物聯網時代最基本的關鍵詞組。
他認為,連接是人類天然的需求,從人類文明的進展歷程來看,比如電報的出現,海事通訊、廣播的誕生,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都是基于人們對溝通和對信息流通的需求演化而出。而隨著無線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信息的流通和連接正在進一步演進,在解決了端對端、端對人、人對人之間的信息傳輸之后,未來將屬于萬物互聯。
大衛在演講中強調,對任何一個行業企業來說,歷史永遠不會重演,只有抓住現在的機遇,才能在未來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家電企業要把握“時間窗”
在烏鎮之行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還引用《周易》中的一句話:“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意即:要變通趨時,把握時機,做出適于時代需要的判斷和選擇。
而物聯網與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同。數據顯示,至2019年間,物聯化智能家居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67%,總計會有1.8億臺產品面世,完全刷新了智能手機和平板創造的超高增長速度歷史。
“物聯網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億萬級網絡,2025年聯網設備數量將是人口的10倍”。大衛表示,在PC和手機時代,聯網設備數量有限,壟斷性質明顯,所以就出現了少數幾家寡頭割據的局面。而在物聯網時代,由于物聯網的碎片化,未來很可能是10000家以上廠商各展所長。
所以,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這個物聯網爆發的窗口期,中國的家電廠商也一定要把握“時間窗”,贏取萬物互聯時代的全球競爭力。
國際化四大挑戰,Ayla一個平臺連接全球智能
無庸置疑,物聯網將是一個比PC和手機更加廣闊的市場,然而對硬件制造商來說,在由傳統非聯網狀態向物聯狀態轉型過程中,由于技術、認知等差異,要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對接全球智能市場方面,至少要面臨四大挑戰:
如何對接海外渠道,以及其他上下游資源?如何有成本效益的構建海外部署運營能力?如何洞察本地用戶使用習慣,打造明星產品?如何確保數據安全,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面對這四大挑戰該怎么做?Ayla用1個物聯網平臺即可幫助家電制造商實現全球智能連接。
作為一家全球運營部署,致力于讓智能產品在全球實現國際化智能連接的物聯網公司,Ayla在北美、中國、歐洲均部署有符合當地安全標準和隱私政策等法律法規的商用IoT云平臺,這可以為想要在全球實現智能化布局的廠商提供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落地支撐,包括云平臺運營與管理、軟件開發等較為復雜又頗耗成本的基礎設施。
另外,在海外的渠道對接方面,David表示,就像在中國有京東、阿里、國美、蘇寧等線上線下電商平臺一樣,在歐洲和北美,也有同樣的售賣渠道,Ayla基于本地化的優勢可以很好的幫助中國的家電制造商實現這些渠道對接,以更快速的讓智能產品在當地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