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需謹慎 百部手機中4部感染支付病毒
農歷新年即將到來,搶紅包、辦年貨、買機票、聚會……通過移動支付輕輕“一點”完成消費,但這“一點”同時也暗藏風險……1月18日,騰訊發布《2015年移動支付網絡黑色產業鏈研究報告》,華西DT以此為基礎整理發布,希望各位網民試用移動支付時避開“地雷”。
64.3% 移動支付“大躍進”
2015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上漲64.3%。用戶在線支付習慣從PC端轉向移動端的趨勢已經是大大的明顯。根據《2015年度數據泄露調查報告》報告稱:2015年,全球61個國家出現79790起數據泄露事件,其中2122起已經得到確認。
超7成 各種賬號密碼一樣
游戲、郵箱、社交、銀行……密碼是“整齊劃一”,這一習慣給黑客大開方便之門。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顯示超7成受訪者的各種不同賬號的密碼都一樣,特別是青少年使用同一密碼的比例高達82.39%。密碼萬年不變或者各種密碼都一樣的用戶,極度容易被“黑”。
2505萬 手機感染支付病毒
手機木馬是移動支付環境中的最大毒瘤。報告顯示,2015年手機病毒包新增1670.4萬,是2014年的十多倍。全年被支付類病毒感染的用戶高達2505萬,按照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手機網民數量5.94億人,也就是說4.2%的手機網民感染了支付病毒。
支付類病毒的各種技能中,黑客為了躲避防護系統的“紅外線”,而選擇的類似“隱身術”的執行反射技能最高,達16.81%;此外,盜取并上傳用戶隱私數據占比為14.8%,是第二大殺傷力。而在這32.6萬個支付類病毒中,68.39%的支付病毒擁有“靜默聯網、靜默刪除和發送短信”的技能,在不知不覺中將用戶的驗證碼信息轉發到另一終端,實現“刷你的卡”。
71% 青年男性更易上當
騰訊研究院副秘書長毛晟斌表示,“這些受感染的手機幾乎都是安卓用戶和越獄后的iOS系統。”報告顯示,受害用戶中,26-35歲的用戶占比最高,達到33%,此外,71%的受騙用戶為男性,“數據說明女性在面對各種誘騙信息時更理智,同時也說明男性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太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