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風口浪尖上的VR行業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

作者:LeMore營銷實驗室
日期:2016-02-24 10:14:51
摘要:在上世紀前半葉,“虛擬現實”一直是人們科幻小說或者藝術作品的想象,直到 80 年代,VPL Research 發明了第一臺頭戴設備“Eyephone”,虛擬現實才廣泛認識。早期虛擬現實主要運用在一些教學、高風險、不可逆的領域。比如在飛機發動機的維修、安全培訓場景中。

  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指的是用電腦模擬一個虛擬的三維空間。為用戶提供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模擬。簡單地說,VR 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沉浸式的體驗。他有三個關鍵的要素:沉浸-交互-構想。

  在上世紀前半葉,“虛擬現實”一直是人們科幻小說或者藝術作品的想象,直到 80 年代,VPL Research 發明了第一臺頭戴設備“Eyephone”,虛擬現實才廣泛認識。早期虛擬現實主要運用在一些教學、高風險、不可逆的領域。比如在飛機發動機的維修、安全培訓場景中。

  VPL,Eyephone

 

  任天堂在 1995 年發布了首個消費級虛擬現實設備 Virtual Boy,售價為 179 美元,為游戲玩家提供更好的操作體驗。雖然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但是依然是 VR 設備邁向市場的一次勇猛嘗試。20 年過去了 Facebook、HTC 、SONY 都推出了較為優秀的 VR 頭戴設備,Google 一系列的行為也都暗示,他們在 VR 領域將有大動作。這是否意味著 VR 設備在消費領域的春天來了?除了在畫質、可視角度、操作體驗上的提升外,這些 VR 設備是否又帶了些什么變革?Lemore營銷實驗室將從各大廠的 VR 頭戴設備聊起,看看 20 年的 VR 還有些什么新的想象。

  Google - Cardboard

 

  圖片來源:Google

  之所以把 Cardboard 放在第一個寫,是因為它有點像一個玩笑,成本 2 美元但卻充滿野心的玩笑。在 Facebook 花費 20 億沒有收購 Oculus 的時候,Google 用廉價的 Cardboard 收獲了市場。

  Cardboard 的誕生背后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公司運作方式。Google 的工程師利用硬紙板、透鏡、磁鐵、尼龍搭扣和橡皮筋制作了一個頭戴設備。在 Google Play 下載 Cardboard 即可以用手機體驗身臨奇境。

  嚴格來說,Cardboard 只能算是一個半 VR 產品。由于顯卡的局限(手機),在畫質的呈現還是相對較弱,用戶視野角度也對體驗造成了障礙。在聽覺上,Cardboard 的解決方案也相對粗暴,直接利用手機的外放功能,更別說操作與參與了。不過這些通通不是障礙,因為 Cardboard 作為第一個價格如此親民的 VR 設備,讓消費市場更容易接受,Google 甚至開放 SDK 鼓勵用戶親手制作 Cardboard。這是一次很好的試水,同時也在完成一次兼顧成本和樂趣的市場教育。VR 市場還不成熟,不如先調動起用戶的樂趣,這不是一次完美的沉浸式體驗,但關鍵在于開始“體驗”。

 

  圖片來源:Google

  Google I/O 2015 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提出了 Expedition(遠征)計劃,通過這個計劃,老師和學生可以使用 Cardboard 眼鏡,進行更加逼真的虛擬現實課堂教學。可以看出 Google 希望在更廣泛的領域布局自己的 VR 開發。在內容層面上,Google 與 Jump 合作,利用 GoPro 進行 360 度拍攝,由 Jump 對原始視頻進行校對,Youtube 網站將支持JUMP VR視頻應用場景。用戶可以將自己拍攝的 3D VR 視頻通過 Youtube 分享,為所有人提供3D VR體驗。或許正如 Cardboard 的初衷,“人人都能身臨其境”。

  Facebook - Oculus Rift

 

  圖片來源:Oculus

  2014 年 3 月,Facebook 宣布以 20 億美元收購虛擬設備制作公司 Oculus,旗下產品 Rift 成為 Facebook 在 VR 領域的重要布局,使他們拉近電腦與人關系的近一步的又一舉措。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計算技術在過去的50年里的發展趨勢,你就會發現我們從非個人化,不便于使用的大型計算機開始,然后臺式機出現了,我們進入了個人可以直接在家的書桌上與計算機互動的時代,再后來出現了筆記本電腦,我們可以隨身攜帶計算機了,今天我們將計算機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按照這種發展模式自然發展下去,計算機最終將與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親密。而且,我們相信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直接將計算機戴在我們頭上,然后用眼睛去跟它互動。

  ——Dan Rose,Facebook 的內容及媒體合作副總裁

  Rift 在 VR 頭戴設備中,可以說是一個重量級的名字,從一亮相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 2016 年初,Oculus Rift 開啟預售,預訂價 599 美元。Oculus Rift 的用戶可以說是玩家級的游戲用戶,搭配 Xbox 和大型 PC 游戲,體驗游戲中的虛擬場景和操作快感。Rift 的分辨率為每眼 1080x1200,更新率為 90Hz,可視角度超過 100 度,Rift有著集成的耳機,可提供空間化音效。下半年將推出的操作。手柄的使用體驗也十分自然貼合。Rift 內置追蹤攝影機,但如果想要實現更精確位置追蹤,還可以購買獨立的攝影機。

 

  圖片來源:Oculus

  Oculus 從 kickstarter 開始眾籌、被 Facebook 收購、到現在第一個向消費者推出的頭戴設備 Rift,已經醞釀了 4 年之久。給消費者將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然而面對消費市場,在設備、配件、電腦更新、游戲內容上都會花費用戶高額的費用。所以暫且把它認為是一次在核心消費用戶當中的勇猛嘗試。與 Google 想要的教育市場不同,Oculus 一開始就指向了更專業的用戶,以及行業領先的技術。

  HTC - Vive

 

  圖片來源:HTC Vive

  Vive 是 Rift 的頭號競爭對手,雖然它還未上市,HTC 官方透露的信息也極少,雖然一度不被看好,但在日前展出的 Vive Pre 卻讓很多人對他改觀。在性能上 Vive Pre 幾乎與 Rift 相同,但相比 Rift 被廣為詬病的耳機,HTC 在聽覺方面做了更好的嘗試,Vive Pre 運用了最先進的耳機,強調了聽覺和視覺共同打造的沉浸式體驗。業內估計,HTC Vive 的售價可能超過 800 美元低于 1000 美元。

 

  圖片來源:HTC Vive

  Vive 是 HTC 和 Valve(游戲開發商)聯合開發的成品,這個合作從奠定之初就解決虛擬內容的問題。Valve 旗下的 SteamVR 將為 Vive 提供游戲內容,專業的游戲內容生產平臺將成為玩家選擇 Vive 的一個重要原因。

  Cardboard 走的是親民路線,而 Rift 與 Vive 則走的是專業級路線。除上文詳細介紹的三個設備以外,Samsung 的 GearVR、Sony 的 Project Morpheus,各大長都在以自己的節奏,占領 VR 消費市場。在 Kickstarter 上還有 169 個關于 VR 的眾籌項目。這個關于未來的技術,似乎已經走進現實。

  從消費領域來說,VR 設備的整體市場并沒有我們想象中成熟:

  a). 需要的成熟的內容配套,Google 與 Jump 合作,Oculus 找上了 Xbox、HTC 綁定了 Valve。但是市面上又有多少有成熟能力生成 VR 內容的機構。由于 PC 機的更新速度下降,超高畫質的游戲推出頻率也更慢,如果要配合硬件功能,適合沉浸式體驗的游戲的開發速度也相對較慢。如果從 VR 硬件上看到游戲的未來,那么更要求游戲廠商為未來提供高質量的內容。

 

  VR 游戲,Star Citizen

  b).配套設施成本昂貴,目前大多數的 VR 硬件需要搭配電腦或者手機,這對 CPU 和顯卡的要求都非常,購買游戲內容也是一筆非常昂貴費用。用戶要更新、購買這些配套設施的成本甚至比一臺 VR 設備的成本還高。戴爾 Alienware 為 Rift 專們推出了 PC 主機,售價1199.99美元,大家在用普通興高采烈的 PC 玩兒著魔獸世界、LOL 的時候,用“沉浸式體驗”作為噱頭要求用戶花 1000 美元更新 PC 難度可想而知。

  

 

  Alienware 推出的 PC 主機 Oculus VR

  從想象力來說,目前主流的 VR 設備主要是針對游戲玩家,或許在身為“ VR 元年”的 2016,我們可以看到有更多想象力的開發。

  a)如何呈現聽覺和觸覺,這將成為 VR 設備的下一個難題。提及的 VR 頭戴設備已經可以實現單眼 1080x1200 分辨率的現實,在聽覺上的解決方案還是相對粗暴。觸覺上基本為無。

  b)媒體內容是 VR 設備的另一塊肥肉,VR 除了是游戲的未來,他還是色情產業的未來。對于電影、音樂等 VR 也可以打造更好的沉浸式體驗。

  c)家用醫療設備,《英國精神病學雜志》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VR 設備或許可以治療抑郁癥,通過交互過程中,自我情緒的表達,實現這一目的。對于很多精神疾病,或許可以用 VR 這種更私密,患者排斥度更小的方式進行治療。

  d)社交領域上的應用,Oculus 認為社交應用程序將成變最受歡迎的虛擬實境體驗。從 Facebook 收購 Oculus 起,就意味著,VR 在社交領域的布局已經展開。目前在游戲領域飽受關注的 Oculus 或許將成為下一個最活躍的社交平臺。如果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VR 或許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