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智慧交通市場呈高速增長態勢 但仍需多方扶持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
日期:2016-02-16 14:10:53
摘要:智能交通產業成為近年來我國智慧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智能交通的發展源自于生活對其的渴望與需求,同時技術的發展也給智能交通市場帶來新的擴展空間。產業規模的壯大與技術的提升,發展智能交通產業成未來重點,受到政府與企業的共同關注。

  智能交通產業成為近年來我國智慧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智能交通的發展源自于生活對其的渴望與需求,同時技術的發展也給智能交通市場帶來新的擴展空間。產業規模的壯大與技術的提升,發展智能交通產業成未來重點,受到政府與企業的共同關注。


  我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龐大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車需要與有限的交通基礎設施之間的沖突進一步加劇,也催生出龐大的智能交通產品市場。

  僅以車載導行系統為例,目前,中國車載導航系統的安裝率僅為2%,遠低于日本60%、韓國40%、歐美25%的水平。保守估計,若中國達到30%的安裝率,車載導航系統的潛在市場規模就可達1500億元。

  發展智能交通在帶動龐大軟硬件設備行業發展的同時,還將催生交通信息服務等新興產業的形成,形成交通管理、出行信息服務、應急管理、電子收費、公共交通運營管理等不同的系統應用。從軟硬件產品看,智能交通建設需要大量芯片、光纖、傳感器,這些產品的研發、投資、生產,將拉動高科技產業增長,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同時,智能交通信息平臺的建設為交通信息服務業的興起提供了基礎,以位置信息服務為例,就包括了地圖、定位、導航,以及智能交通調度、智能站牌、智能停車等服務,從而衍生出多個新興產業。從美國已實施的智能交通系統看,其收益成本比低的為2:1,高的達到62:1,大多達到10:1。

  據有關機構統計與預測,2015年我國智能交通是市場規模將達到125億元。各地政府對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日益重視,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已達到較高水平,ETC收費、停車場資源引導、道路信息發布、路況信息推送等基于智能交通系統的服務已基本實現。據有關部門報道,預計未來5年內,我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的投入將接近3800億元,戰略規劃將直接驅動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收費等設備的需求,未來的智能交通將會邁入“大數據”時代,雖然智能交通系統在中國的發展尚不完善,未來還有眾多領域有待于開發,市場前景廣闊,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繼續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交通的“智能化”請拭目以待!

  智能交通技術四大發展趨勢

  隨著智能交通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智能交通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目前,智能交通技術發展的總體趨勢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交通運行態勢精確感知和智能化調控,載運工具智能化與人車路協同控制,基于移動互聯的綜合交通智能化服務,主動式交通安全保障與交通應急聯動。

  交通運行態勢精確感知和智能化調控

  從目前的交通運行態勢來看,雖然人們可以在百度地圖或者是高德地圖上實時查到交通擁堵情況,但實時交通數據的融合和精確的感知還遠遠沒有完成,包括手機通信數據、停車數據、收費數據、氣象數據等都沒有形成有效的大數據。而隨著智能交通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會給交通數據的采集帶來很大的變革,會逐步實現交通運行態勢的精確感知和智能化控制。例如,公安部即將要推行的電子車牌,實際上就是在每輛車上裝一個RFID標簽,這樣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就能夠通過路測的瀏覽器清楚地了解車主的行車軌跡,采集有效的交通數據,實現數據的共享和流轉。

  載運工具智能化與人車路的協同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日益提升,適應智能汽車發展的交通應做哪些相應的變革是今后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就現階段來說,部分車已經能夠實現自動駕駛或者輔助駕駛,但這部分車在行駛過程中就不免受到其他非智能汽車的干擾,給行車過程造成危險。針對這樣的問題,以后勢必會在一些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上專門為智能車設計專有的車道,縮短在行駛過程中,智能車和車之間的距離,這樣道路的通過能力就會提高一倍。所以說為了適應汽車智能化的改變,就必須將整個人車路的體系配套起來去做相應的變更,這也是智能交通技術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基于移動互聯的綜合交通智能化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的增多,目前出現了滴滴打車等出租車的招車軟件,以及定制化公交等服務,人們的出行模式在逐漸發生著變化。如果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得到普及,或許買車就不在是一種必要,直接租賃方式將成為人們實現出行的重要方式,這樣停車難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根據國外的調查和實驗,采用這種方式,可以節約80%到90%的停車用地。此外,以后的交通信息服務會發展成像眾包模式的信息服務,只是提供一個平臺,具體交通信息由大家共同來提供。當然隨著交通方式的改變,支付方式也會相應作出一定的變化,在未來無論是公交刷卡、高速收費還是停車收費都會通過一個統一的支付體系,更方便快捷的完成支付。在交通控制系統領域,交通控制策略會從最開始的模型驅動、區域控制向自動駕駛汽車的自主控制發展,現有的紅綠燈系統也會相應地被取消。

  物流交通會向協同方向發展

  目前來說,物流在GDP里面占的比重還很大,包括車輛集散、運輸的協調以及動態信息的共享,都會向協同的方式發展。目前涉及最多的主動安全防控技術,已經實現了GPS的實時跟蹤,接下來會向交通系統運行狀態安全狀態辨識、應急響應與快速聯動技術幾個趨勢發展。另外交通狀態的研判和主動安全保障技術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都是未來的一些技術,應該我們說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的一些技術應用。我們現在在目前來說,在科技部、發改委、交通部,包括工信部的支撐下,我們已經進行了項目的研究和標準化的工作,其中包括安全方面的,以及V2X通信方面的,以及我們在高速公路上也有一些實驗的方式。

  發展智能交通產業可從多方著手

  智能交通市場與技術共同成長,給智能交通產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不過,從實際來看,智能交通發展還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前瞻智能交通行業報告分析顯示,目前國內從事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在市場投資方面,全國已經有20多個地方省市制定了智能交通發展規模,并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投資規模基本都在億元以上。目前國內的智能交通行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有實力的企業不多,需要政府在體制方面創新、在政策方面超前,使我國的智能交通企業在資金、人才等方面得到真正的扶持,從而在市場上真正發揮作用,打造中國特色的智能交通之路。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