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下鋼鐵制造業RFID應用機遇與挑戰
21世紀是一個由綠色智能制造引領“智能經濟,智慧世界”時代,自2013年德國聯邦政府提出《德國工業4.0》戰略以來,各國政府、跨國制造業巨頭都未雨綢繆,加速布局本國制造轉型之路。
在工業4.0中,各個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進行互聯,各企業通過互聯網進行互聯,最終實現信息數據融合;流程設計可快速匹配,生產流程可靈活調整,最終個性化需求能得到快速滿足;工廠整個價值鏈獲得增值,企業效益獲得提升,最終客戶可以得到良好的服務;各項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應用,工作生活能夠得到平衡,最終為決策者決策提供科學性依據。

圖為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尚春
4月7-8日,RFID行業盛會——2016(第九屆)RFID世界大會在上海張江博雅酒店順利舉行,此次大會共邀請500余位RFID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優秀企業、行業權威專家、RFID終端用戶代表參與,共同梳理RFID行業十年發展成果,剖析行業發展方向,探討行業發展新模式。寶鋼股份控股的上市軟件企業——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尚春先生參加會議并發表以《工業4.0下鋼鐵制造業RFID應用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演講。
據李先生表示,工業4.0下的鋼鐵制造業具有三大特征:打造成人機融合、物理信息融合的智慧工廠,這樣的智慧工廠是以人機環境自然交互,信息物理世界緊密融合互動,生產過程高度自治綠色為特色,以云計算服務為基礎;信息貫通整個生產和上下游的智能工廠,比如生產流程、制造系統以及供貨生產用戶間;生產組織、生產裝置、網絡通訊、服務以及產品都能實現智能化。

圖為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尚春演講現場
RFID應用在鋼鐵制造業中的機遇
工業4.0下的鋼鐵制造業高度信息化,信息是縱向貫通且共享,而RFID技術能夠實現企業高度信息化與數字化。會議中李先生指出,RFID技術可運用在工廠中的上下游供應鏈管理、設備資產管理、生產物流管理以及廠區安防管理。
RFID技術運用在上下游供應鏈管理是指在整個生產制造過程的開始一直到終端用戶,產品信息都能被上傳至管理系統中,并能得到共享。工業生產的環境、生產流程以及物流情況等可通過標簽儲存并上傳至管理系統中,實現企業的信息化與數字化。
在設備資產管理中,是對工廠整個設備的管理,包括生產的制造、運行、修復以及報廢的管理。若是對每個設備的信息都能收集并能呈現在管理者眼前,這樣就能實現整個生產設備的高效運用以及及時處理設備故障,為企業帶來高效率的收益。
在生產物流管理中,RFID技術可現實對原料運輸管理,產品制造追蹤管理以及成品的標識管理。產品的入庫情況,出庫情況,中間庫情況以及樣件的管理都能實現清晰化管理。尤其是鋼鐵的原料運輸很重要。
在廠區安防管理中,RFID技術可高效管理人員、車輛出入,物資出入廠管理、貴重物品監管、危險區域管理、危險品及車輛管理,實現應急可指揮,資源可調度,出入可管理。
RFID應用涉及鋼鐵工廠生產的設備、環境、制造、物流、安防等幾乎所有過程,通過它實現了物理世界和數字信息世界的緊密聯系,它的自動識別特性和對信息的包容性,為工廠的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盡管RFID技術對鋼鐵制造業帶來很多益處與機遇,但其中的問題我們也是不容忽視的。
RFID應用在鋼鐵制造業中的挑戰
(1)環境惡劣
在鋼鐵生產中,大量的金屬對標簽的運用是一個挑戰,除此之外,高溫、露天時間長、強電池、腐蝕性強、粉塵大、強振動等因素給標簽的運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標簽材料、標簽固定方式以及系統工作方式都需要認真設計和考慮。
(2)對象屬性差異大
鋼鐵的形狀差異很大,變化很大,有圓形、方形、線狀、板狀。鋼鐵的狀態也有冷有熱。這些對標簽的形狀、標簽特性、流程規劃也提出了要求。
(3)行業壓力成本大
鋼鐵行業面臨的成本大,這就要求標簽的成本不宜高,并且要實用。在運用過程中,需要規劃合理,抓住關鍵問題。
面對這些挑戰,李先生表示寶信是一個綜合實力較強的公司,在智能制造領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寶信愿意與同行同心同德,共同面對挑戰。此外,他表示寶信面對這些困難會耐心開拓,抓住機遇,共贏未來。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