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物聯網時代重新賦予長虹新活力

在傳統家電產業領域,人們普遍知曉“大象也能跳舞”,但卻不知“大象也能玩轉生態圈”。近日,以全球首個開放的物聯數據運營平臺(United Platforms,簡稱UP平臺)在長虹落地并對外發布,就體現出傳統企業在物聯網時代的突破,表現出并不亞于互聯網企業的創新能力。
以全球首個開放的物聯數據運營平臺——長虹UP平臺對外發布,一下子暴露出一個大秘密,隱藏在長虹背后的“基于互聯網布局物聯網時”戰略生態浮出水面。其核心是基于“智能終端+內容+服務+生態”平臺驅動,建立一個“萬物互聯互通互控”的生態體系。
互聯網企業的崛起,對傳統企業刺激和貢獻最大的,莫過于互聯共享精神和搭建共享平臺。而以智能終端和傳感器為基礎,以大數據和云平臺為紐帶,實現基于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智能服務能力為目標的長虹UP平臺橫空出世,則是具有本質性的突破:搶先互聯網企業在物聯網時代,完成從運營體系、商業模式到用戶體驗的一體化落地和布局。
長虹UP通過一個開放的物聯數據運營平臺,打造“兩個運營”能力(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形成N個智能終端的點式布局,從而建立萬物“互連互通互控”的生態體系,最終形成面向個人和家庭的強大的“O2O”綜合服務能力,實現長虹由制造商向綜合服務運營商的再造。
長虹能夠迅速搭建并推出共享的UP平臺,是建立在智能硬件和智能服務基礎之上,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目前,長虹智能產品達5000萬臺,由此產生的設備數據100PB;擁有5000萬用戶,用戶行為數據超過80PB,用戶標簽15782個,活躍用戶超過1200萬。
實際上,一直以來,長虹都是家電產業國企中轉型升級的急先鋒。長期以來通過不懈的努力,積極探索轉型的路徑與實踐。在經過反反復復的摸索和總結,積累了成型的3大能力,奠定了長虹作為傳統企業轉型標桿的底蘊。
一是提升運營產品和建設運營用戶的能力。自2014年以來,“新3坐標”智能戰略持續落地,先后上市CHiQ電視、冰箱、空調以及手機等終端產品,產生龐大用戶行為數據。同時,基于智能終端的數據采集、分析、運營,實現產品的智能診斷、電視適時收視率統計、空凈提醒、冰箱食品比價、手機蒲公英平臺,都成為長虹能力的具體表現。
二是基于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能力。2013年長虹和IBM成立大中華區首個大數據競爭力分析中心,并成立行業首個大數據公司。建立點點幫、妥妥醫、購食匯、家事幫、能源管理、感虹科技、關護通等物聯網服務場景,在智慧家庭服務能力上,長虹明顯優于其他家電類企業。
三是開放物聯數據平臺建設O2O服務力。采集智能硬件、O2O服務等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并反向完善智能硬件和O2O服務,落地C2B,實現從產品運營到用戶運營,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產品+服務”,同時,開放協同、共創共贏,最終做大做強長虹平臺。
開放、共享、協同,是互聯網時代的基本思想和要素,長虹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正是本著這一思想,積極積累和提升各種能力,率先在業內搭建長虹UP共享平臺,構建體系的生態化,進而實現共創共贏。目前,已有小蛋科技、酷派、美國PoplePowe等數十家公司加入到長虹UP平臺友商陣容。
此次,長虹這頭大象也在玩智能化,實際上也是將家電、軍工、IT等領域的各項資源進行整合,為智慧家庭領域的發展探索新的路徑。作為新興產業之一的智能服務產業,通過打造UP平臺,創新商業模式,實現從產品運營到用戶運營轉變,也是為家電傳統企業的轉型發展,樹立了一個具有可參照性的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