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株洲居民看病可實現"一卡通"

市民手持居民健康卡(資料圖)
【核心提示】
很多市民都有這樣的煩惱:到哪家醫院看病,就要帶哪個醫院的診療卡,否則無法掛號。如果想去長沙、湘潭等地就醫更是如此。長期下來,有的人一清理,竟發現家里的診療卡多達10幾張。能不能將各個醫院的診療卡整合通用呢?
5月10日,株洲市衛生計生委召開《居民健康卡發行應用新聞發布會》透露:7月1日前,株洲居民健康卡將全面取代醫療衛生機構的各類診療卡,實現居民看病就醫、經費結算、健康管理“一卡通”,并可在長沙、湘潭地區通用。同時,居民健康卡還可擴展加載金融、公共服務等功能。
【現狀】診療卡不互通造成資源浪費
“出門的時候匆忙,沒想到竟然拿錯了診療卡,不得不重辦一張。”昨日,家住蘆淞區的劉爹爹在醫院排隊補卡時這樣告訴記者,他家里有很多醫院的診療卡,有自己的,也有老伴的,有時候就診時忘記帶卡,或者是像今天這樣拿錯了,不得不重辦一張,不但麻煩,也造成了資源浪費。
長期以來,各醫療衛生機構通過發行院內診療卡,為病患建立院內就診信息,提高了服務效率。但由于診療卡只能在醫療機構內部使用,存在居民身份識別標準不一、重復發卡、信息不共享、院間不互認,不能形成連續而完整的個人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等諸多問題。
“依托居民健康卡可以為居民建立起連續、完整的電子病歷和健康檔案,方便醫護人員了解病史,做出更為準確的診斷和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服務,此外,還能有效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相關社會公共服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從而優化就醫流程、減少重復檢查檢驗、加強服務協同、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為促進醫療資源的縱向流動,建立分級診療體系,促進醫改政策落實等長期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市衛計委副主任李曉兵介紹。
【便民】 就診、免疫接種等功能一卡搞定
株洲市衛計委副主任李曉兵介紹,居民健康卡從功能上將逐步統一現有的醫療機構就診卡、免疫預防接種證,大大方便了居民預約掛號,查詢疫苗接種記錄、既往就診記錄、檢查檢驗結果以及開具的處方、費用結算等。同時,有利于減少重復檢查,減少患者就醫排隊次數,縮短候診時間,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和改善醫患關系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居民健康卡將會集醫療機構就診卡、免疫預防接種證等多種證、卡的功能于一身,逐步擴展加載金融功能及其他公共服務應用。健康卡有Java卡功能,預留了水、電、氣、公交、自行車、圖書借閱、校園卡等多種拓展功能接口,芯片容量也達到64K,足夠擴展。
憑借此卡,居民可以完成常規診療卡所具備的掛號、就診、檢查、取藥、繳費等一系列就診流程,還可實現存款、費用結算、查詢等全部借記卡金融功能。
【展望】7月1日前實現“一卡通”全覆蓋
株洲市衛計委副主任李曉兵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7月1日前,長株潭地區都將逐步應用 ‘一卡通用、一卡多用’的居民健康卡,并將逐步取代醫療衛生機構的各類診療卡,實現居民看病就醫、經費結算、全程健康管理‘一卡通’。”
居民健康卡聯網后,長株潭地區的居民可在公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以及計生服務機構使用,實現居民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和動態更新。此后,患者在長株潭跨地區、跨醫院就診時,醫生一刷卡就能看到患者的電子病歷。
【延展】未來將實現全國就醫“一卡通”
日前,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全面建成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綜合管理等六大業務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
【關于居民健康卡】
◎外形:綠色底紋的芯片卡,附加在銀行卡上,實現“雙卡合一”。
◎辦理:居民持身份證在街道辦事處填寫申請資料,即可免費辦理“居民健康卡”。
◎開卡:居民在領取“居民健康卡”后,到開戶行營業網點開通銀行功能,并設置“國家居民健康卡”銀行密碼,開卡后可根據自身需要通過現金或轉賬存入一定金額,居民本人電子病歷檔案將即時生效并永久保存。
◎使用:
1、掛號:患者通過自助掛號設備完成掛號。系統從卡中讀取患者身份識別信息與結算類型信息。
2、排隊:患者到導診臺,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病人識別信息,完成就診排隊。
3、就診:居民在醫療機構接受的診療、保健、康復等信息,會由醫院相關人員貯存到卡內的電子健康檔案中。
4、檢查:醫技人員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患者識別信息,調取醫療機構醫生就診記錄。
5、結算:可結算醫療費用,并可享受銀行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務。
6、公共衛生服務:健康卡可保存個人計劃免疫、婦幼保健、精神衛生、傳染病防控等多種情況。
5月10日,市衛生計生委召開的“居民健康卡發行應用新聞發布會”傳出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健康卡人員采集情況為:共采集信息3454426條,其中可提交卡管平臺制卡信息2968173條,占常住人口的79.21%。株洲城區8家公立醫院、五縣14家縣級醫院及醴陵湘東醫院已基本完成用卡受理環境改造。預計7月份在城區范圍內可以發卡用卡。隨后,市衛計委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方便】縮減看病排隊的時間
記者:發放居民健康卡能為居民帶來哪些方便?
株洲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推廣居民健康卡的初衷在于解決城鄉居民跨機構、跨地區就診的問題。常有居民抱怨,掛號花費了大量時間排隊,每到一家醫院都要辦理獨立的、包含病歷信息的“診療卡”。由于不同地區、不同醫院之間沒有共享信息,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重復的檢查,建立重復的健康檔案。
居民健康卡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個人健康信息管理和跨地區數據交換。使用者可以上網或利用自助設備,查看個人健康檔案,及時掌握病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通過區域健康檔案信息平臺獲得居民健康檔案和醫院診療信息。此外,居民健康卡從功能上還將逐步統一現有的醫療機構就診卡、免疫預防接種證等,大大方便了居民。
【兼容】一卡兼具多種功能
記者:居民健康卡與醫院診療卡(臨時健康卡)的區別主要在哪些方面?
株洲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居民健康卡可全國通用;存儲了個人健康和診療信息;是打開個人健康檔案的“金鑰匙”;可在開通居民健康卡功能的任何醫院預約掛號、查詢檢查檢驗結果;具有金融功能,可結算、可掛失、可補發;具備與其他IC卡整合兼容的功能。而醫院發放的診療卡(臨時健康卡)只能在發卡醫院使用。
記者:新生兒沒有身份證,怎么解決他們的健康卡發卡問題?
株洲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對于沒有身份證的新生兒發卡問題,省衛生計生委已在專題研究,預計6月會出臺新生兒發卡正式方案,在此方案出臺之前,用臨時健康卡就醫。
【實用】貫穿就醫全過程
記者:現在許多市民都很關心,這個居民健康卡應該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時的費用結算是怎么進行的?
株洲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
1、存款(充值):患者在金融機構窗口或自助ATM機、醫院自助掛號機上,存入現金或卡轉賬將資金充入健康卡上關聯的銀行賬戶,并打印回執。
2、掛號:患者通過自助掛號設備完成掛號。系統從卡中讀取患者身份識別信息與結算類型信息提供給醫療機構系統掛號使用。
3、排隊叫號與就診:患者到導診臺,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病人識別信息,完成就診排隊。醫生在患者就診時,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病人識別信息,調取患者信息,書寫病歷,錄入相應醫囑。
4、檢查與取藥:醫技人員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患者識別信息,調取醫療機構醫生就診記錄。再讀取卡上的銀行金融信息,進行費用支付處理,并將支付信息寫入卡內,打印支付清單給患者。
5、結算:患者到門診收費窗口,收費員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患者識別信息,調取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各相關醫技科室費用支付信息匯總,打印收據。居民健康卡作為唯一的退費賬戶。對醫保患者,若系統沒有與健康卡集成時,系統提示患者出示醫保卡,系統與醫保進行聯機結算。結算后,將患者通過銀行的墊付資金返還簽約的銀行卡;若健康卡系統與醫保卡系統集成,系統就可以直接讀取卡上患者賬號進行聯網結算。
6、退費:患者需要取消某項已支付的費用時,到門診收費窗口,收費員通過讀卡器讀取卡上患者識別信息,審核系統信息無誤后,系統讀取卡上銀行賬號,將相應金額返還給健康卡上關聯的銀行賬戶并打印回執。
【惠民】首次辦理居民健康卡免費
記者:居民辦理健康卡需要收費嗎?如果遺失怎么掛失、補辦?
株洲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很多居民都十分關心制卡費用的問題,我們今天通過發布會向大家承諾,居民首次辦理居民健康卡是免費的,后期更換、補辦居民健康卡的費用按照銀行卡的有關規定執行。
居民健康卡丟失后需要辦理銀行賬戶掛失。掛失期間,賬戶余額將凍結,也不能辦理包括衛生計生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銀行賬戶掛失方法有臨時掛失和正式掛失兩種:1、臨時掛失可以撥打發卡銀行客服電話,掛失有效期依照發卡銀行規定執行。預期不到銀行辦理正式掛失手續將自動解掛,解掛后居民健康卡內余額可以繼續使用;2、正式掛失必須本人攜帶身份證到銀行營業網點辦理掛失手續,掛失期間您的銀行賬戶余額凍結。補辦新的居民健康卡后,原卡余額會自動轉到補辦的居民健康卡內。如果持卡人是未成年人,沒有身份證,需要監護人持本人身份證與戶口本辦理掛失手續。如果是持卡人沒有行動能力,銀行可提供上門核實服務。在發現居民健康卡丟失的第一時間,應立即撥打發卡銀行的服務電話進行掛失。
此外,如掛失期間本人找到了居民健康卡,需要居民本人持身份證到發卡銀行各營業網點辦理銀行卡解掛手續,原居民健康卡可繼續使用。居民健康卡確認丟失后,需要持身份證到發卡銀行營業網點申請補辦銀行卡手續。居民健康卡制卡完成后,銀行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居民到指定銀行營業網點領取居民健康卡。
【名詞解釋】 居民健康卡是什么?
居民健康卡是基于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醫療機構電子病歷,可用于居民身份識別、個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儲、實現跨區域跨機構就醫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的電子信息卡。居民健康卡將會集醫療機構就診卡、免疫預防接種證等多種證、卡的功能于一身,逐步擴展加載金融功能及其他公共服務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