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人臉+密碼認證 網絡身份證應用APP實測體驗
當今社會,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現實生活中的行為逐漸延伸到了網絡社會,信息傳遞共享的過程中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要,無論是網上的支付還是身份認證都需要身份信息的確認。前不久記者關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推出網絡身份認證方案的專訪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近日聯合擁有網絡身份證實地應用的廣州南沙公安分局微警團隊,通過軟硬件評測的形式,完整地展現網絡身份證應用方案的認證流程。
在開始做這項應用體驗之前,你需要擁有一份身份證的網上副本。網上副本依托于公安部的全國人口信息庫和居民辦理二代身份證時留下來的信息,申請時需要持證人本人將身份證和終端機相連,后者自動采集身份證內的信息并進行活體人像采集比對,比對通過后再設置8位數的數字密碼,這個網上副本就可以生成。因此獲得這份網上副本需要相應終端設備的協助(如下圖)。

據了解,身份證網上副本的發放,前期需要專門的終端設備。廣州南沙公安分局微警團隊正在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聯合研發下一代終端設備,該設備的體積將大大減小,可以擴展到銀行自助機、ATM機甚至自動售貨機等各類設備,方便公民在各種情況下的申領網上副本,修改副本認證碼或凍結副本功能。要求8位數字密碼的設定,而不是當下普遍的6位數,也是考慮安全性,防止一密多用。
擁有了網上副本之后,接下來就可以使用這套網上身份證認證應用。目前,這套技術被率先用在了互聯網+警務服務中的“微警認證”中,用于被服務對象的身份審核。小編拿到的是已經上線的iOS版的應用,相關操作流程如下。

點擊下載好的“微警認證”應用(應用目前已經在蘋果的APP store上線了),打開之后根據提示開啟藍牙然后連接到“身份證識別器”。

連接成功之后,藍牙的藍色顯示燈會亮起,這時候將身份證放置在讀卡器的讀取區域,手機APP會同步顯示讀取狀態,讀取成功之后會提示輸入認證碼,該認證碼即為申請網上副本時設置的8位密碼。

輸入認證碼之后進入到“采集人像”環節。手機會打開前置攝像頭并要求用戶臉部對準相關區域,并要求用戶模仿屏幕中的動畫操作。分別有注視屏幕、連續搖頭等相關動作進行活體驗證,用戶本人按照提示完成這些動作之后即可確認身份。


進行到這一步用戶的身份信息認證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通過“實名、實證、實人”三個步驟實現了身份真實性、證件有效性和人證同一性。

整個體驗流程下來可以說操作很簡單但是并不是很流暢。首先身份證識別器讀取身份證信息時并不是很靈敏,多次出現讀取沒有反應的情況,需要反復嘗試才能讀取成功。據悉,微警團隊正在研發微型身份證閱讀器,體積較現在的讀卡設備縮小近100倍,只有硬幣大小,閱讀靈敏度和成功率也會有所提升;其次,采集人像的過程也比較容易出現失誤,需要對準采集區域并且按照要求完成動作,很容易檢測不成功要求重新采集。最后,盡管自己對著手機搖頭晃腦的動作有點搞笑,但是這一步還是很有必要的,以保證采集的人像是活體的,大大地增加了身份認證的可靠性。
據了解,就在5月26日居民身份證網上認證技術正式落地廈門,廈門市民在完成身份證網上副本的申請后即可使用很多網上應用,比如“信用廈門”網、快遞實名認證、考場實名認證、“智慧酒店”應用等等。另外,從今年1月份開始以網絡身份證為基礎的“微警認證”服務在廣東自貿區南沙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開始“先行先試”,目前試點順利并已開展接入微信城市服務的研發工作。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主推的居民身份證網上認證技術通過采用生物識別技術、密碼認證技術等,很好地解決了線上“人證同一“驗證難題,同時以居民的二代身份證為基礎讓整個應用具有廣泛性。未來隨著整個產業的發展以及NFC手機的普及,這項應用將能更加方便地服務于居民的移動端,在信息繁雜的互聯網時代將能更好地保證居民的身份信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