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解密蘋果支付對移動支付行業是機遇還是挑戰

作者:何大勇
來源:和訊網
日期:2016-05-17 08:36:24
摘要: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預測,全球零售支付行業收入2013年已達到約7 500億美元,未來10年有望保持7%的復合年均增速,至2023年達到1.5萬億美元。其中,新興市場將是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其復合年均增速為11%,是成熟市場的近3倍(4%)。

  移動支付行業風云變幻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預測,全球零售支付行業收入2013年已達到約7 500億美元,未來10年有望保持7%的復合年均增速,至2023年達到1.5萬億美元。其中,新興市場將是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其復合年均增速為11%,是成熟市場的近3倍(4%)。

  在零售支付行業中,移動支付滲透率仍很低。目前全球零售支付交易總額約為82萬億美元,其中移動支付交易總額約為1 400億美元,僅占1.7%,但其復合年均增速超過35%,遠高于其他領域(如現金支付、基于PC端的在線支付),主要得益于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

  支付的線上化與移動化,為支付行業帶來了一系列變化:首先,支付機構日漸多元,除傳統的銀行、收單機構、卡組織外,搜索引擎、社交網站、線上線下商戶、手機錢包等也紛紛變身支付機構,使得支付領域生態日漸復雜。其次,支付的介質和流程也發生了改變。原有的流程需要用戶在支付時出示卡片,現在則提前將卡片相關的資質信息存儲在賬戶中,用戶在支付時不需出示卡片,但需要借助電腦、手機等終端在賬戶中完成支付。并且,支付介質的虛擬化使得遠程的移動支付得以實現。此外,傳統的商業模式也面臨巨大壓力,競爭的焦點變為對移動端客戶入口的爭奪,新的機構和流程也帶來了新的監管政策及對傳統定價模式的挑戰。

  在此背景下,2014年10月,蘋果正式推出了基于NFC的手機支付功能蘋果支付,通過簡單的界面和流程,以及基于指紋識別和內置芯片的安全認證,成功實現便捷與安全相結合的支付體驗。本專題將深入分析蘋果支付及其對移動支付領域的影響。

  蘋果支付的工作原理

  蘋果支付目前主要應用于近場支付(即使用NFC進行銷售點內的POS支付)和應用內支付(即使用與蘋果賬戶相關聯的應用向商戶支付),尚不能進行在線支付。與其他支付手段相比,蘋果支付有五大特點:

  ★便捷的界面:通過Passbook呈現便捷的支付界面,能夠便利地選用不同銀行卡,未來還可與優惠券關聯使用。

  ★生物認證:通過指紋識別解鎖手機并授權支付。

  ★借助傳統的支付“通路”:通過維薩卡、萬事達卡等傳統的借記卡和信用卡實現支付,商戶可使用現有付款平臺和NFC終端。

  ★口令化的憑證:手機中具備專用芯片,用以儲存指定的口令(token),且口令儲存在蘋果的服務器之外。

  ★NFC免接觸付款:在消費點的近距離內輕觸手機即可實現付款,無須接觸(如刷卡)。

  具體來看,當用戶需要使用蘋果支付時,只需簡單三步即可完成:首先,將手機靠近NFC終端,不用解鎖,手機會自動選取預設的主卡;然后,將手指放在 TouchID區域上,手機會自動進行指紋驗證,同時向支付機構傳輸口令化的卡號;接下來用戶便能看到該筆支付被接受或者拒絕,支付完成。

  蘋果支付為什么被看好?

  在眾多移動支付產品中,我們認為蘋果支付具備較好的市場前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蘋果支付非常符合美國消費者的支付習慣。在北美,超過70%的非現金支付來自借記卡和信用卡,45%的美國家庭擁有3張以上的銀行卡,對卡支付非常依賴。蘋果支付借助傳統的支付通路,通過將維薩卡、萬事達卡等傳統的借記卡和信用卡電子化實現支付,一方面維持了現有的用戶習慣,另一方面還通過指紋認證、口令化憑證等手段改善了傳統的卡支付缺乏密碼、芯片的安全隱患。

  其次,蘋果支付旨在與現有的利益相關方合作,優化現有的支付體驗,因此受到的阻力較小。蘋果支付僅在支付的最終環節提升了客戶體驗,沒有觸動現有的支付產業鏈,并且以積極的姿態與發卡機構、卡組織、收單機構、商戶合作。目前,蘋果已經與500多家發卡機構訂立協議,合作覆蓋范圍占到銀行卡交易總額的 85%,同時也與70%的收單機構、三大卡組織和包括星巴克、梅西百貨、全食超市、麥當勞在內的22萬家商戶建立合作。

  發卡機構是唯一在財務上將受到影響的相關方,在每100美元的支付額中,發卡機構需要額外向蘋果公司支付0.15美元的返利,以及向卡組織支付0.07~0.15美元的口令化處理費,使其收入可能從原本的1.65美元降至1.42~1.50美元,參閱圖2-4。但大部分美國發卡機構仍然認為這一點財務損失物有所值,因為與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40%的蘋果合作,意味著自身能夠在移動支付這不可逆的大趨勢中保持把控力,甚至有可能借助蘋果支付進一步提升非現金支付的比例,同時能夠提升支付的安全性并防范信用卡欺詐,節省重新發卡、續卡的成本,并獲得聯合營銷的機會。

  最后,蘋果支付推出的節點正值新的EMV標準即將出臺(2015年10月執行新的EMV規定),監管機構將要求支付終端進行升級,NFC模塊有望被植入大部分的支付終端。預計從2017年開始,全美的EMV終端均能實現NFC支付,為蘋果支付進一步掃清障礙。

  而對蘋果公司自身來說,雖然蘋果支付所帶來的直接收入微乎其微,但支付賬戶能夠進一步強化蘋果的生態系統,具備獨特的戰略價值。屆時iTunes將擁有8億個存有用戶信用卡信息和指紋身份信息的賬戶。

  移動支付市場如何應對?

  蘋果支付推出后,眾多其他機構也面臨如何參與競爭的問題。

  2015年2月,谷歌收購由美國三大運營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威瑞森電信和T?Mobile共同開發的手機錢包公司Softcard的技術和專利,改進谷歌錢包。在此之前,雙方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谷歌希望在三大運營商的安卓手機上預裝谷歌錢包,但三大運營商卻另起爐灶希望通過Softcard發展自己的支付工具。而面對蘋果支付的壓力,雙方最終還是選擇了合作。從2015年4月1日起,谷歌錢包代替Softcard成為三大運營商安卓手機上的預裝支付工具,有望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

  幾乎與此同時,三星收購移動支付技術公司LoopPay,并在2015年3月正式推出了“三星支付”,使用傳統的磁場技術,在老式的磁條刷卡機上即能實現手機支付,且支付流程和便捷程度與蘋果非常類似。與蘋果支付相比,這種技術并不需要改造現有的POS機(LoopPay表示該技術已經可以在92%的POS機上使用),也不需要與特定的銀行合作,因此適配范圍非常廣。

  目前,幾大巨頭已開始在全球移動支付市場跑馬圈地:美國是蘋果支付的優勢市場,三星支付則已與銀聯簽署合作協議,率先進入中國,同時與萬事達合作共同拓展歐洲市場。未來1~2年,全球移動支付將迎來發展高峰。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