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井蓋安裝電子標簽身份證
近日,市城管委在中心城區局部區域周邊道路試點安裝文化浮雕井蓋。寬窄巷子的文化浮雕井蓋,以川西庭院為原型,從細節上再現老成都的生活韻味;武侯祠和錦里的文化浮雕井蓋,主要展現三國文化和四川民俗的獨特魅力;在金沙遺址周邊,“太陽神鳥”現身井蓋上,與景點文物特色相統一;而在熊貓基地,熊貓滾滾則雕刻在車行道和部分人行道的井蓋表面。
“將普通井蓋統一更換為墨鑄鐵可調式防沉降文化浮雕井蓋,賦予它新的文化屬性,向市民、游客展示成都悠久歷史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據悉,4個點位300余個文化浮雕井蓋已于6月30日順利完成更換。除了外觀的改變,井蓋還有哪些不同呢?

問題:“窨井”緣何成“陷阱”?
“媽媽,小心。”在3歲女兒的提醒下,市民郭女士避免了再次崴腳的可能。就在幾周前,她突然腳下踉蹌了一下,原來是踩到了一個凹陷的窨井蓋上,當場腳就崴了。而這條道路也是張大爺接送孫女上下學的必經路,“因為孩子總是蹦蹦跳跳的,之前在這被絆倒過?!痹S多人的印象里,窨井蓋張嘴“坑人”不是什么新聞了,究其原因,均為事發時井蓋出現丟失或者破損等問題時,找不到“主人”來及時認領處置。
解決:給窨井蓋安上“身份證”
“目前,我們已在中同仁路及蜀都大道同仁路口范圍試點給窨井蓋安上‘身份證’。”市井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道路上的井蓋數量龐大,涉及雨污水、給水、電力、通信、交安等多家權屬單位以及眾多的使用單位。

“‘身份證’就安裝在井蓋的邊緣?!备鶕ぷ魅藛T手指的位置,城城才發現了電子身份銘牌。別看它們小小的不起眼,這些特殊的“身份證”可是很有意義呢!只見工作人員用手機在直徑不超3厘米的電子標簽上輕輕一掃,井蓋類別、井蓋編號、所在路段……一一在手機上清晰顯示。
“管理人員利用安裝了信息系統APP的智能手機,讀取井蓋的電子身份地理信息,通過井蓋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對井蓋信息化監管?!笔芯w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子身份銘牌就是讓井蓋有一個屬于自己身份象征的“證件”,一旦發現井蓋丟失、井蓋破損……工作人員通過掃一掃便能快速確定井蓋權屬,及時聯系“蓋主”。此外,在日常巡查維護的監督管理中,也能及時發現和處置井蓋問題。

電子標簽上一張二維碼吸引了城城的目光,“游客通二維碼能輕松獲取景區介紹,讓井蓋自己‘講’成都故事?!笔芯w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城拿起手機掃了掃,“寬窄巷子,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一段景區介紹跳出界面。據悉,市民只需打開微信等具有掃一掃功能的手機APP,便能快速掃出景區簡介。
下一步,市城管委將對試點安裝的文化浮雕井蓋使用情況進行充分驗證、評估、總結,形成試點經驗,并通過可行性論證后,擬計劃在部分景點周邊局部區域逐步推廣安裝使用文化浮雕井蓋。真正做到,讓成都,生活與歷史兩相浸潤,悠久歷史與民風民俗從容流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