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16年工業物聯網發展現狀
物聯網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賦予了“兩化融合”更多智能化內涵,用物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必將提升傳統產業的經濟附加值,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由生產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隨著物聯網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服務模式的創新,也必將催生一批新興業態,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我國物聯網發展與全球同處于起步階段,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2014年我國整個物聯網產業的銷售收入達到6000億元以上。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綜合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充分體現了其強勁的發展勢頭。
物聯網是由感測終端、信息傳輸、處理中心和應用用戶組成的網絡,其技術已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如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和智能交通等各領域。而工業是物聯網應用的重要領域,工業物聯網是通過將傳感器嵌入裝配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油氣管道等各種工業設備中,實現物聯網與工業過程的有機融合,從而大幅提高生產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并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工業。
2014年我國工業物聯網規模達到1157.3億元,在整體物聯網產業中的占比約為18%。在政策的推動下,預計2020年,工業物聯網在整體物聯網產業中的占比將達到25%,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未來幾年我國工業物聯網的整體規模一直保持著25%以上的增長勢頭。制造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是推動工業物聯網發展的主要原因。我國企業目前多處于工業2.0與3.0的邊緣,成本控制、生產效率和流程管理等方面水平較低,需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物聯網技術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創造了一個結合點,使得信息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再獨立進行,而是兩者在技術、產品、管理等各個層面相互交融,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幫助企業進行生產流程、組織管理和服務升級等方面的改造,進而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同時,政策因素有力的推動了工業物聯網的發展。隨著工業4.0戰略在全球范圍的推進,智能工業逐漸變成各國的焦點。在鼓勵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的大背景下,從2009年基于物聯網的“感知中國”命題的提出,到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再到2015年李克強總理簽批的中國版“工業4.0”規劃《中國制造2025》,我國工業物聯網的發展有著良好的政策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