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云高志國:企業云是一個全新的產業發展機遇
“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全新的產業發展機遇——企業IT的云化轉型。”聯想CoC首席專家、云服務集團產品總監高志國如是說。在萬物互聯時代,各行各業的企業為了提高自身技術架構的靈活性,打造全新的業務模式,紛紛轉戰云端,企業級云服務市場日漸龐大。

聯想CoC首席專家、云服務集團產品總監高志國
說到聯想,相信大多數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腦、手機、硬盤、智能硬件、服務器等方面。殊不知,其早已基于超融合的架構在企業級云服務領域進行深度布局。聯想云于2014年開始正式對外提供服務。目前主要包括兩部分:基于自身擁有的設備,底層運營、運維能力以及全球基礎設施布局推出的托管云服務,為用戶提供技術設施+運維管理的一站式服務;基于超融合架構一體機的私有云平臺,旨在幫助企業級用戶快速構建“傻瓜型”的私有云平臺。
企業級市場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相較之前的大批云服務商快速崛起的景象,2016年云服務市場相對平靜,僅出現了公有云服務商轉入私有云戰場的現象。對此,高志國表示:“在公有云領域,除了像亞馬遜、微軟等巨頭之外,其他小型的公有云服務商的盈利狀況并不樂觀,所以聯想在最初的戰略選擇上就瞄準了企業級私有云市場,在合適的時機會逐步推出混合云服務。”
“云計算,云平臺都是一個很好的創新概念,而且可以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傳統的建設云的方式周期長、系統工程復雜。我們當時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就是把云平臺的交付變簡單,使用變簡單,減少對專業服務和專業團隊的依賴。所以我們抽象了私有云,變成基于超融合架構的一體機了,我認為超融合的架構就是虛擬化的經典架構私有云的最佳實踐,我們就通過超融合一體機為用戶建設私有云,30分鐘就可以實現私有云的交付,這是IT交付模式的創新,我們將專家的知識和服務提前固化在產品中。”高志國強調,其實私有云對于大多數用戶而言就是一個虛擬化的環境。
基于超融合架構的一體機整合了企業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為快速構建基礎設施平臺提供了全新的IT模型和服務體驗。其具有以下特點:采用“快速實施,快速部署”的設計,讓用戶徹底擺脫了構建云平臺時復雜的設計、安裝、部署等過程;純分布式的超融合架構,同時采用計算與存儲超融合設計,讓集群具備高可用、高性能、易管理、低碳等核心優勢; 關聯多臺節點機,可水平擴展集群的計算與存儲資源的規模;集群提供容錯性,高可用性以及能源優化,動態的基礎架構,快速的虛擬機部署能力可以更好的滿足業務需求;支持資源管理,具有圖形化管理界面,支持圖形化資源映射監控;集群提供容錯性,高可用性以及能源優化,動態的基礎架構,快速的虛擬機部署能力可以更好的滿足業務需求。據悉,在正式對外推出超融合一體機產品之前,聯想集團內部IT已經在郵箱系統,自開發系統大規模使用了自己的超融合企業云。而且聯想集團的全球IT組織也開始了一項稱之為“Lenovo Global IT Certified”的認證,其目的是將聯想集團多年的IT建設最佳實踐分享給用戶,將聯想的企業級產品在聯想IT中的最佳實踐和經驗分享給用戶。聯想的AIO-H系列超融合系列一體機便是通過“Lenovo Global IT Certified”認證的第一款產品。
云計算作為新型的IT模式頗受企業級用戶的歡迎,但建設自身的云平臺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在這之中用戶會面臨很多難題:首先,云服務商眾多不知如何選擇;其次,云在用戶的意識里是體量大的象征;最后,采購完設備搭建起來后,擔心自己不能管理好云。高志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問題我們都會幫助用戶解決,并進一步提高其資源利用率、運維水平和管理水平、服務能力,最終加速他們業務的演進過程。”
云的架構其實就是超融合架構
現如今,云計算領域形成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足鼎立的局面,涉及到的OpenStack、Docker、Ceph、超融合等技術也備受矚目。說到超融合,根據IDC的定義,超融合系統是一種新興的集成系統,其本身將核心存儲、計算和存儲網絡功能整合到單一的軟件解決方案或設備中。在概念上跟云計算很相似,“超融合就如手機一樣,將硬件和軟件融合形成一個平臺,把架構產品化。其本質是純分布式、無中心節點的架構,云的架構其實就是一個超融合架構。”高志國說。
其實,企業級用戶對穩定、可靠、安全、可管、可控等方面的要求特別高,“我們就把架構和技術方案拿過來以后加了企業級特性打包成產品,一句話概括就是互聯網的分布式架構融合了企業級特性打造出來的一款產品。”高志國說。特別要強調的是,聯想私有云在安全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首先,在網絡安全方面,聯想跟國際一流的網絡安全廠商達成了合作;在防DDos攻擊和網絡加速方面,與Cloudflare,Appex等公司進行了合作;在服務器安全方面,也獲得了眾多殺毒軟件商的支持。
IT行業瞬息萬變,過去的產品和技術趨勢完全被IBM、Dell、HP、Oracle等主流廠商所主導,如今完全按照用戶的需求。“我們現在的模式就是讓用戶自己去定義它的產品,把以'客戶為中心'真正踐行到企業級里面了,我們把很多用戶的反饋融入到產品研發和交付的過程中,而且對于有能力的用戶我們的API全部開放,方便他們去定制。” 高志國說。
走穩一點才能更長遠
雖然聯想云在市場上的聲音并不大,但用戶對其是十分認可的。目前,聯想云的用戶涉及政府部門、保險、金融、醫療、教育等行業,用戶規模已有70家左右,腳步相對緩慢。對此,高志國表示:“企業級產品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迭代周期遠沒有消費級那么快,而且品牌和信任度是最重要的,走得穩一點才能更長遠。”對于未來,高志國表示,在私有云領域形成規模之后,下一步是以公有模式提供一種托管的備份服務和DR服務,這方面和業務相關性不是很大,但是很重要。
聯想在歐洲、南美、巴西、東京、北京、武漢等地有8個自建的大規模數據中心,加上多年來積累的豐富資源,擴大規模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