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兩大方法論:硬件與OS誰是贏家?
2014年1月,谷歌斥資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公司NestLabs。自那起,IoT就成為科技巨頭無法繞開的一個未來趨勢。
早期的IoT以中心化為方法論。智能手機、智能路由甚至智能電視,都被視為IoT的數據中心,科技公司希望圍繞上述設備打造一個IoT中心,圍繞中心串聯起各種IoT設備。
這種中心化的IoT模式如今仍然是主流,摩托羅拉是中心論的最大擁泵者之一。今年,摩托羅拉推出的MOTO Z模塊化手機,就是希望以手機為中心模塊為配件,打造萬物互聯的IoT網絡。
與中心論相悖的是去中心論。去中心論的主要玩家以YunOS為首,YunOS希望任何智能設備都是一個具有獨立計算能力的主體,通過云端的操作系統將其串聯,形成一張數據網,達到萬物互聯的目的。

誰走在了前面?
IoT目前還處于半概念化階段,很難說誰走在了正確的路上。谷歌今年夏天將Nest劃入旗下物聯網部門,對外也不再強調這塊業務,雪藏之心明顯。當然這并不是因為IoT市場倒退,而是Nest自身的表現不及谷歌預期。
如今,谷歌、亞馬遜、聯想、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都已公布了自己的IoT戰略,并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個極端中做出了選擇。
摩托羅拉在發布MOTO Z后,聯想也隨即公開了自己的物聯網戰略。“設備+云”戰略的提出很符合以硬件見長的聯想。聯想寄望于MOTO Z的模塊化創新模式,以最普遍的智能手機為圓點逐漸對外擴散。
聯想的做法是將手機作為數據中心,以MOTO Mods為基準連接各種智能設備。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聯想統一的硬件接入標準,而壞處目前來看,是MOTO Mods主要圍繞手機產開,比如電池模塊、攝影模塊等,這些與IoT還相差甚遠。
相比之下,去中心論的進展速度要快很多。以YunOS為例,賽諾數據顯示,2016年5月搭載YunOS的物聯網終端已經突破1億,已推出YunOS for Phone、YunOS for TV、YunOS for Wear、YunOS for Car、YunOS for Robot等多個系統版本。
YunOS與美的、惠普、英特爾、夏普等多家海內外知名企業達成合作,并聯合芯片廠商推出YoCTM (云芯片),整合阿里巴巴大數據、云計算及操作系統能力,注入到各行各業的物聯網芯片中,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底層能力和基礎設施,如YoC音頻芯片、YoC視頻芯片、YoC安全芯片等。
與此同時,由YunOS主導的ID2物聯網相關國際標準項目的成功立項,意味著開發者能夠根據這一協議輕松接入YunOS的IoT網絡。

有關IoT萬物互聯的幾個基本要素幾乎都被YunOS收入囊中,硬件廠商目前包括魅族、朵唯、美的、惠普、上汽榮威等,覆蓋手機、家電、汽車等多個領域;YoCTM和ID2標準的落地也加速了YunOSIoT網絡的建成。
YunOS的生態矩陣
中心論和去中心論的區別在于,前者以硬件見長,后者以軟件見長。
聯想“設備+云”戰略的初期以智能手機和模塊化為主,在它的規劃中,未來冰箱、汽車、洗衣機等電子設備都會成為載體,而核心的數據處理單元將化身為模塊,可以與手機結合進行數據交換,實現數據流傳和價值利用。不過,可以想象的是,這種模式的難點在于外部設備廠商對模塊化的支持。
而相比之下,YunOS的去中心化戰略要簡單一些。在標準確定的前提下,合作伙伴接入YunOS系統即可。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成本較低,而且接入之后還能享受YunOS的各種服務,讓用戶在不同場景下便捷地獲取一切服務、不分設備,是YunOS的終極使命。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聯想還是阿里巴巴,在IoT戰略初期都必須先將基礎設施做好。聯想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推廣手機上,一旦手機的銷量達到一定規模,那么未來就會有更多的廠商與聯想建立合作關系。
而YunOS緣于去中心化戰略,所以已經進入了一個爆發的前期階段。今年雙11,YunOS已經進行了一輪練兵。而據筆者了解,雙12作為阿里重要的創新力量,YunOS將再次深度參與淘寶雙12活動。
今年淘寶雙12官方力推了一檔由淘寶直播與湖南衛視和優酷聯合打造的直播節目《鎮店之寶》。截至目前,節目同時觀看人數超30萬,吸引粉絲點贊470萬。

此次《鎮店之寶》節目中不僅有搭載YunOS智能操作系統的各種生態產品,如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互聯網電視夏普70英寸、小辣椒PlayerVR手機等,還有科技界的大咖ZEALER創始人王自如一同登臺,為廣大消費者解密YunOS的創新科技。
現在看來,YunOS早已進入了產品矩陣時代。并且這些產品已經被消費者認可,比如在《鎮店之寶》節目中露面的互聯網汽車當場售罄;天之眼YunOS后視鏡流量同比增長108.3%,成交金額也逼近30萬。
其實,無論是中心論還是去中心論,IoT初期最關鍵的地方都是基礎設施的搭建。這一點,YunOS憑借豐富的產品矩陣顯然走在了前面。而筆者認為,在IoT元年到來的時刻,YunOS已經為行業做了一個榜樣。至于誰能最終勝出,還要看下一個五年或者十年的投入,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