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海爾蟬聯全球8連冠背后的5個引領
1月10日,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正式簽署發布的2016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調查數據報告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占全球的10.3%,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業內專家對此表示,隨著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白電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全球白電產業的主導權已經完成交接,白電已經進入海爾主導時間??v觀2016年海爾的發展可以發現,有5駕馬車正在帶領著全球家電行業的前進步伐。
發明原創家電 引領中國家電走向世界
在過去,中國家電市場群雄逐鹿,拼爭中占據主導位置的是日本和歐美的企業,而中國家電業走過三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已經開始了從大到強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電品牌不斷沖向世界,中國家電行業不斷涌現出獨步天下的技術,中國頂尖的家電品牌不斷地用產品輸出著中國文化,輸出著中國的“工匠精神”,而這其中海爾無疑是領袖。當同行只是滿足于生產、制造產品,通過簡單的模仿借鑒推動產品升級,海爾卻從一開始就確立了顛覆、重新發明家電產品,通過漫長的原創匠心推動產品迭代。
2016年,海爾持續顛覆,發明原創多款產品和技術,填補行業空白的同時,實現全面引領。比如,壓縮機是制冷家電的“心臟”,無論冰箱、空調、酒柜制冷、制熱系統都通過壓縮機。海爾無壓機固態制冷酒柜,首創固態制冷技術,整機無運動部件,實現了顛覆引領。此外,“幾乎不用水”的凈水洗洗衣機基于“一桶洗”的原理做到水循環利用,實現節水70%,成為全球節水技術分水嶺;帝樽四代空調,首創6項專利自清潔技術,室內機室外機都能自清潔,保證室內空氣健康的同時讓空調保持高效運行等等,海爾用一款款原創產品引領著全球家電的創新進程。
互聯互通 物聯網時代智慧家庭的引領者
如果說此前的“智能家居”概念是停留在口號層面電話,那么2016年的家電產業則迎來了實實在在的互聯網升級態勢。海爾作為物聯網時代智慧家庭的引領者,從14年就開始探索互聯互通平臺的搭建,率先構建起全球首個全開放、全個性、全交互的U+智慧生活開放平臺,有效解決了智能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困擾。
2016年,海爾智慧家庭戰略繼續發酵,推出了全球首個多入口、全場景的智慧家庭操作系統UHomeOS,基于U+云平臺、大數據以及U+大腦,以海爾智慧家電為載體,通過底層及應用層協議打通,以及4U接口開放,不僅實現網器與網器的互聯互通,而且實現了人與網器、網器與外部資源的互聯互通、無縫對接。目前,海爾已經構建起智慧廚房、浴室、客廳等5大智慧生活場景,實現了智慧場景的互聯互通。
比如,在智慧廚房內,海爾馨廚互聯網冰箱能夠聯動廚房內的烤箱、洗碗機等,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廚房解決方案。做飯的時候,還可以把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接到冰箱上,邊做飯邊看電視,如果有朋友來敲門,冰箱的顯示屏還可立即切換到門禁可視系統,當冰箱中的食材不足時,可以在冰箱的屏幕上點擊一鍵購買;而當廚房出現漏氣漏水時,監測系統會自動將信息推送到手機上進行提醒,并自動關閥。
8大互聯工廠投產 實現產消合一
互聯網時代對企業最大的壓力就是一定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企業應從大規模制造變成大規模定制,而大規模定制在海爾的表現就是互聯工廠。10月27日,海爾第8大互聯工廠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正式投產,至此,海爾已經建成了包含空調、洗衣機、冰箱在內的多產品線互聯工廠,完成了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變,并將用戶、研發資源、供應商和創客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生態圈中,迅速響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原來為庫存生產轉變成為用戶個性化而創造,讓他們從“消費者”變成生產和消費合一的“產消者”。
不僅如此,海爾還將互聯工廠簡化、軟化、云化,推出中國版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通過這個平臺企業可以直接復制海爾互聯工廠成果,減少試錯成本,實現快速轉型。同時,在平臺上,不同類型的企業可快速匹配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實現企業全流程互聯互通,更好把握終端用戶需求,實現無縫化、透明化、可視化的最佳體驗。此外,海爾還牽頭成立了行業第一家工業智能研究院以及全球首個智能制造創新聯盟,向整個行業輸出制造的標準和模式。
1個隱形互聯工廠與全球10大研發中心
顛覆性爆品頻頻推出的背后必然有一套顛覆性的產品創生體系。海爾一直堅持“世界就是我的研發部”,利用全球的資源為用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一方面海爾搭建起開放創新平臺HOPE,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創新生態系統和全流程創新交互社區。另一方面還在全球建立起中國、美國、亞洲、歐洲、澳洲等十大研發中心,每個研發中心都是一個連接器和放大器,可以和當地的創新伙伴合作,形成了一個遍布全球的網絡,孕育出一個個全球領先的產品。
全球用戶的潛在消費需求被發現后,會迅速在HOPE平臺上集中,并實時與在德國紐倫堡、美國埃文斯維爾等地的十大研發中心所連接的頂級資源零距離交互,最終篩選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海爾的研發體系中,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到創新過程中,從產品創意的產生、創意的確認、產品的開發、全球一流資源的整合到產品的上市,整個過程都是對用戶開放的,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選擇創意、技術和產品,用戶不投贊成票的產品壓根兒沒有面市的機會,而這也是海爾不是單純的“造家電”而是“發明家電”的主要原因。
從四入太空的航天冰箱到無壓縮酒柜、幾乎不用水的洗滌技術,海爾正在將用戶的需求、創意轉化成可以應用的技術,然后通過實體互聯工廠制造出層出不窮的爆品。而43項國標標準、14次國家科技進步獎,領先對手3倍的專利授權,專利運營收入超過對手180倍……這些數據也鮮明地表達了海爾創新發展的力量。
6大品牌實現全球化布局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格局孕育著重大變化,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全球價值鏈革命正在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巨大的市場機遇下,很多企業卯足了勁要“走出去”,但是國內外市場之間存在較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差異,導致消費趨勢難以完全趨同。作為最早走出國門的企業之一,海爾一直始終堅持實踐在海外市場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的運營模式。而今年隨著美國傳統家電巨頭GEA加入到海爾大家庭中來,海爾已經形成了以海爾、卡薩帝、GEA、斐雪派克、AQUA、統帥6大品牌為核心的全球化品牌體系,輻射范圍覆蓋全球5大洲。
數據顯示,2016年海爾海外營業額44.5億美元,近10年復合增長率22%,海爾家電已經銷往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海爾進入了前15大連鎖渠道和其他零售店,海爾冰箱成為全球唯一獲得德國VDE-QTM質量認證的冰箱品牌;在澳洲,海爾滾筒洗衣機上市18個月內,以22%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在非洲,海爾冷柜在尼日利亞市場連續11年市場份額位列首位;在美洲,自從1999年就進入美國以來,海爾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銷售額增長了15倍,明顯高于美國當地市場平均增速。從“產品走出去”到 “企業走進去”,海爾的足跡已經走遍五大洲,完成了從中國名牌到世界品牌的晉級,代表“中國制造”發出了“世界聲音”。
當前,全球家電格局不斷發生變化,日系企業的持續衰微,歐美白電企業和日系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持續減弱。事實上,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與消費市場,中國已經成為推動智能家電發展的最主要力量。而在此情況下,海爾作為全球8連冠的得主將成為全球白電產業發展的主導者,領導中國企業穩住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