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海爾:“全球第一”8連冠背后的七個不尋常意義

作者:王均
來源:中華網投資
日期:2017-01-17 16:22:14
摘要:如果說8年前,海爾第一次獲得大型家電市場的全球第一,有點像當年許海峰拿下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一般,初次讓世界驚訝;那么,海爾連續第8年蟬聯全球第一,則更像是中國乒乓球隊參加世界級賽事一樣,屢屢穩拿冠軍。
關鍵詞:智能家電

  如果說8年前,海爾第一次獲得大型家電市場的全球第一,有點像當年許海峰拿下中國第一枚奧運金牌一般,初次讓世界驚訝;那么,海爾連續第8年蟬聯全球第一,則更像是中國乒乓球隊參加世界級賽事一樣,屢屢穩拿冠軍。

  今年1月10日,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正式簽署發布的2016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6年品牌零售量高達全球市場的10.3%,無可爭議地再次名列全球第一;此外,在冰箱、洗衣機、酒柜、冷柜等單項產品中,海爾也分別以大幅度領先第二名,繼續蟬聯全球第一。

  在這些已經讓我們有點“習以為常”的第一背后,其蘊含的深層意義是什么?

  意味一:

  中國經濟的全球表現,仍要看實體經濟

  最近,一股關于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爭論甚囂塵上,有人認為虛擬經濟沖擊了實體經濟,有人認為虛擬經濟將取代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馬云在去年12月29日回應這番爭論時卻作如是說:

  “純電商會越來越艱難,純線下零售會越來越艱難,零售線上線下互補,必須結合起來……如果你現在是純互聯網公司,必須加實體,而且這些實體不是純粹的你在公司內部去簡單地合并報表,而是真正思考通過技術、通過創新來改變自己。2016年阿里巴巴平臺加起來賣了3.7萬億人民幣,這3.7萬億人民幣是3.7萬億的實體經濟的銷售……”

  毫無疑問,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重重挑戰、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局面下,實體經濟仍將扮演拉動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的重任,需要一個又一個如海爾這樣的“全球第一”作為實體經濟的頂梁柱,支撐起中國經濟在全球的表現。

  意味二:

  國家競爭力,需要國家品牌代表

  國家競爭力是國家創造附加價值的一種能力,意即國家借助經營原有資產,通過制度、吸引度及積極的整合關系,形成自有的經濟、社會模式來增加財富,其重點是在于創造附加價值以增加國家財富之能力。

  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在解釋國家競爭優勢時提出了鉆石模型。該模型由四個基本決定因素和兩個輔助因素組成,其中,基本決定因素是指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產業及支援性產業,以及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輔助因素是機會和政府。由此可以看出,作為國家競爭力表現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企業的競爭能力。

  從引發行業模仿的免清洗洗衣機到會洗澡的智能自清潔空調,再到最近引發軒然大波的不用壓縮機的顛覆性制冷技術,不難看出,每一次世界家電顛覆性創新的變革節點總有海爾的身影,代表“中國制造”發出了“世界聲音”。

  事實上,近年來在“中國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戰略的引領下,中國家電向中國創造的步伐開始加快,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日益加深,其中作為最早開始全球化布局的企業,海爾在全球化戰略下擴大高端化產品布局,用迭代升級的創新產品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成為家電智能制造領域的最有代表性的中國名片之一,八連冠正是對海爾全球實力的最佳佐證。

  意味三:

  海爾的“世界第一”是用戶認可的“世界第一”

  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崛起,中國制造已經獲得了多項第一: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彩電、手機還有皮鞋……但是,中國在高科技、先進制造等方面還與發達國家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真正有含金量的“世界第一”應該是用戶認可的“世界第一”。

  當前全球企業的競爭早已不是單純產品間的比拼,而是支配產品的戰略經營邏輯在比賽。尤其是在消費者取代企業成為主導者的互聯網變革時期,企業必須打破圍墻,讓消費者參與產品從企劃到制造的全流程。從這個角度來看,海爾讓用戶從消費者變成“產消者”的模式,抓住了全球家電產業未來變革經營邏輯的核心,這是海爾實現全球八連冠的基礎,也為全球家電企業的互聯網轉型指明了方向。

  更為重要的是,海爾在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指導下形成了全流程以用戶最佳體驗為核心,以持續卓越績效共贏為目的開放的、廣義的標準體系。通過開放創新的方式搭建平臺,海爾讓用戶來定義產品的標準,并基于此創造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正是因為這一極致追求,才有了海爾空調主導起草了全球調溫設備第一個用戶體驗標準,海爾也因此成為第一個從產品標準升級到用戶體驗標準來考量質量的品牌。海爾領跑全球背后正是把用戶體驗作為最高標準的結果。

  意味四:

  別人是創新,海爾是發明

  過去一年,海爾創造了無數個行業領先的第一。在用戶需求的催化下,2016年海爾原創發明了多款顛覆性產品,引領全球家電產品創新趨勢。比如,針對空調風聲大的問題,海爾研發出有風無聲技術,讓空調在不使用風扇的情況下出風,解決了空調誕生百年以來的噪音問題;海爾推出的無壓縮機酒柜解決了酒柜行業一直存在的壓縮機制冷存在著噪音大、壓縮機振動以及周期性開停機造成的溫度波動難題,為全球紅酒愛好者提供更好的存酒體驗;針對美國用戶喜歡窗機空調,但是窗機空調卻費電、噪音大、操作不方便的痛點,海爾與谷歌合作推出首款weave智能空調,在節能靜音的基礎上實現智能控制,受到美國當地用戶的歡迎。

  海爾以原創的革命性創新重新發明著家電生活,這不僅是對人類新生活的再造,同時也是對傳統家電業的一次終結。另外,海爾也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最多的家電企業、行業內斬獲國際設計大獎最多的中國企業、全球專利布局引領最強的中國家電企業……

  意味五:

  不僅是產品創新,更重要的是輸出國際標準

  持續迭代的創新實力,讓海爾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家電行業的標準引領者。截至目前,海爾在國際標準組織IEC、ISO中共擁有66個專家席位,在UL標準開發組織中擁有28個專家席位。海爾共提報了90項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其中已發布實施43項,是中國提報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最多的家電企業;累計主導、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410項,其中已發布365項,是國內主導國家行業標準最多的家電企業。海爾真正實現了從出口產品到出口標準。

  海爾冰箱在節能方面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2016年10月1日,由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的我國電冰箱新版能效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1級能效標準耗電量要在原1級能效基礎上再降低40%,甚至遠高于歐洲A+++能效標準。而面對如此嚴格的標準,海爾是第一個全品類陣容達標新1級國標的冰箱品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爾全開抽屜式冰箱系列產品,節能技術創新至少領先行業3年以上,在國際市場上也保持著領先的科技創新力和品牌競爭力。

  意味六:

  全球第一背后,是海爾再創業的轉型探索

  海爾2016年全球營業額預計達2016億元,同比增長6.8%;利潤預計實現203億,同比增長12.8%;互聯網交互產生的交易額約2727億;近十年收入復合增長率達6.1%,利潤復合增長率達30.6%。從2005年至今,海爾“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已經走過了十二年。海爾對于“人單合一”的自信在于其時代引領性、創客所有制、國際化等三大特質。作為國際上首創的顛覆性商業模式,“人單合一”十二年歷經從無到有、從0到1,其在海爾內部不斷演化,并逐步探索出“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的顛覆模式。

  海爾的八連冠與其智能轉型密不可分,2016年海爾持續發力,率先搭建起全球全開放、全個性、全交互的U+智慧生活平臺,實現從電器到網器,再到生態場景的轉型升級。這也恰恰是海爾“智慧家庭+互聯工廠”的變革邏輯,前臺的智慧家庭,后臺的互聯工廠,海爾全球八大互聯工廠,完成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工廠變身成為生態系統,將用戶變成產消者,實現產消合一,也為智能戰略的落地提供保證。

  海爾的探索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管理大師加里·哈默評論說,海爾正在為后科層制時代和互聯網時代重新塑造著管理學的面貌。

  意味七:

  海爾持續領先歐美日韓同行,徹底拉開與對手距離

  在本次歐睿國際公布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到,除了品牌份額的8連冠,以制造商維度的零售量統計,海爾也以13.6%的份額占據全球第一,同時冰箱、洗衣機、冷柜等多個品類在制造商份額中也分別以20.2%、16.5%、23.6%的份額大幅度領先并奪冠,也進一步證明了海爾在制造水平上的領先地位。

  根據歐睿國際預測,未來全球家電行業產值將從現在的224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2570億美元。而增長的引擎就在亞洲,中國家用電器生產商將在這場變革中成為領軍企業。海爾以社群思維布局全球市場,始終讓用戶成為研發、制造的核心,最終8次蟬聯全球第一,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成為這一預測最有利的例證。

  在美國,海爾洗衣機進入谷歌總部,成工程師專用洗衣機,憑設計與用戶體驗兩方面均領先獲美國ADEX大賽最高“鉑金獎”;上榜美國權威雜志,海爾位列7大在美熱銷空調品牌;在法國,權威媒體《回聲報》稱“海爾重新定義中國制造”;在智利,卡薩帝雙子云裳洗衣機被當做國禮由中國宣講團贈予智利前總統;在澳洲,經兩大權威雜志科學性評比,卡薩帝冰箱再獲“最優選擇品牌型號”……

  一系列國際榮譽和全球億萬消費者的認可,讓海爾成為名符其實的代表中國的國家品牌。2016年,隨著美國傳統家電巨頭通用電氣家電(GEA)加入到海爾大家庭中來,目前海爾已經形成了以海爾、卡薩帝、GEA、斐雪派克、AQUA、統帥6大品牌為核心的全球化品牌體系,輻射范圍覆蓋全球5大洲。

  全球家電格局不斷發生變化,歐美白電企業和日系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在全球的影響力也持續減弱。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基地與消費市場,中國已經成為推動智能家電發展的最主要力量。海爾連續八年蟬聯全球家電市場第一,代表的不僅是全球銷量份額的領先,更意味著海爾探索社群經濟的開放式創新模式紅利漸現。海爾對于物聯網時代的思索,正帶領全球家電行業進入“用戶思維”時代。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