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賽百申報“2016年度中國RFID行業最有影響力系統集成企業獎”
“2016‘物聯之星’ RFID世界年度最有影響力評選”活動已于2016年12月19日正式啟動。本次評選活動的網友、企業及專家公開投票階段為2017年1月4日--2017年2月26日,最終獲獎結果將于2017年3月1日公布,并將于2017年3月29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頒獎典禮。武漢華工賽百數據系統有限公司已正式申報“2016年度中國RFID行業最有影響力系統集成企業獎”。

公司介紹
武漢華工賽百數據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工賽百)成立于2000年,以追溯系統為核心業務,是業內領軍的追溯應用專家。
華工賽百專注于智慧工業、智慧城市等領域,具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雙軟認證企業、國家安防一級資質、信息系統集成二級資質、CMMI3國際認證等資質。
承擔多項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國家商務部、國家科技部、中國質檢總局、東湖高新區等政府部門支持的重點項目,其中包括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服務中央平臺、國家食品安全追溯監管平臺、國家供應鏈協同電子商務平臺等國家級平臺。
參與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獲得國家專利、軟件著作權40余項,產品和技術處于國內領頭地位,客戶遍及汽車零配件、食品、3C產品、倉儲物流、政府等眾多行業和部門,典型客戶資源有東風乘用車、長安鈴木、東風康明斯、西峽泵業、明一國際、西門子、桂中海迅等。
作為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華工賽百整合集團內部資源,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圈。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建立“物聯網研究中心”;與武漢理工大學、武漢輕工大學合作成立汽車應用工程中心;與武漢理工大學、中檢集團等合作,建設 “面向汽車零配件行業的公共服務平臺”;與沈陽自動化所合作,進行MES等產品的研發推廣。同時,作為中國汽車維修協會惟一授權的同質配件追溯標準研發中心,華工賽百牽頭起草《同質配件追溯體系》標準。還參與起草了《汽車配件流通規范》標準、《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規范》等多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形成自己獨特的追溯+優勢。
智慧工業板塊:
致力于構建全視景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圈,基于CPS提供智慧工廠、智能制造等相關解決方案,包括MES(生產制造執行系統)、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智能物料分揀系統、設備數據聯網監控系統等。
在汽車生產領域,提供綜合應用解決方案,成功實施了東風乘用車、東風康明斯、南陽西泵等汽車廠及配件客戶項目;在汽車后市場方面,公司已同輪轂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寧波汽車零部件行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推進同質配件追溯體系的規范、規劃和建設。
在食藥品營銷領域,公司實施了明一奶粉溯源項目,實現包括投料、生產、倉儲、銷售、APP建設全產業鏈建設;為黃鶴樓酒業打造包括生產包裝,倉庫管理配送,銷售防偽防竄的全生命周期追溯體系。
智慧城市板塊:
立足于整個城市用戶,作為城市信息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成為城市的數據管家,服務于湖北省內孝感、荊門、黃岡等市。智慧城市采用“云+端”的架構,端負責連接市政府及各委辦廳局、企業、市民;云提供服務,提供的服務包括辦事、交通出行、健康管理、質量追溯、金融消費、經濟監測、市場監管、便利生活服務等。智慧城市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作為驅動,推動政務、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革,以價值實現運營增值。公司以政務云、市民卡終端、互聯網+服務終端、城市綜合服務平臺、大數據交易平臺、眾創平臺、金融平臺為重點項目構件整個城市運營體系。
云服務平臺目前已經在孝感等地進行實施,包含政務云和企業云,其中政務云項目以市電子政務辦為項目主體,服務于市各委辦廳局,為其提供基礎的硬件支撐服務;后期將繼續擴展網上辦事、質量追溯、交通出行等服務上云端。
端服務上,以市民卡、手機為主要載體,向城市市民、商戶、政府人員進行拓展,建設服務環境。端將云服務的內容傳遞給客戶,其中市民卡服務內容主要包含公共服務、公共事業繳費、金融支付、商業服務等。通過端的建設,建設健全的服務網點,提供服務質量;手機APP服務的內容包括移動辦事、交通出行、健康管理、營銷推廣等服務。
在應用領域,重點圍繞食品安全、公安交通、現代農業、生態環保、醫療健康、園區運營、電子商務、教育實訓等打造特色的產業,向農業、食藥監、公安、環保、衛計委、管委會、經信委等部門提供質量追溯、農業信息化、智能交通、智慧園區、智慧醫院、電商運營、互聯網教育、經濟大數據等解決方案。
作為業內領軍的追溯應用專家,華工賽百秉承“OPE”企業精神,以開放、專業、高效的工作方式,運用信息服務領域的專業經驗和先進技術,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
2016年公司成績亮點:
2016年公司搶抓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機遇,大力進行戰略合作伙伴、政府、行業協會等社會資源整合,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以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為主線,著力在汽配、食藥、農產品等領域進行深耕細作,完善國家行業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和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統產品鏈,實現政府行業監管信息、企業產品質量信息有效對接,形成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國家產品質量監管平臺、行業標桿客戶示范聚集,線上加強品牌推廣和網絡營銷,線下項目推進齊動的格局,形成核心競爭優勢。
? 重點項目落地及市場拓展
公司在信息交流、協作開發及合作建設的效率和質量上有明顯提升。
通過與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寧波汽車零部件產業協會、鋁車輪質量協會等行業協會建立不同層次的合作關系,以聯合推廣、聯合調研、邀請考察等方式擴大公司品牌及產品方案宣傳的思路,組織策劃了湖北省同質配件推廣大會、寧波市同質配件推廣大會、鋁車輪協會考察團、省機械聯合會調研等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同時獲得了市場信息。
通過與秀方案、時代汽車、東風研究院等商業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既直接獲得了諸如湖南永興食藥監管項目等市場信息,同時增加了及時了解客戶項目規劃進度的信息渠道。
4.2 工業
1、主要解決方案銷售分析(單位:萬元)
解決方案名稱 應用領域 2016年目標 2016年實際 完成目標%
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 汽車 100 134 134%
零部件質量追溯解決方案 汽車 100 99.2 99.2%
水泵質量追溯解決方案 汽車 100 85 85%
乳品質量追溯解決方案 食品 300 289 96.3%
其中對于農產品質量追溯方案已完成,鹽業質量追溯方案已完成。
汽車與零配件行業:
以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為核心,進行汽車主機廠和零部件市場布局?;谕ㄓ?,福特,大眾等品牌對配套供應商的SQE的追溯質量審核的機遇,以河南飛龍、東方駿馳為標桿應用,實現質量追溯系統客戶群量的突破,積累沉淀出華工賽百具有知識產權的汽車零部件追溯系統,樹立起賽百在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追溯專家的品牌形象。
與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富士通、研華(中國有限公司)的合作,擴大公司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服務范圍,深挖老客戶的需求,重點從MDS,MES,WMS細分領域逐步完成從項目型營銷向產品型、服務型營銷推進。
食藥品行業:
以明一,和氏乳品為標桿應用,進行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示范突破,同時針對乳制品等知名企業進行市場開拓,加快市場客戶資源的積累和市場培育。
開發自有的賦碼數據管理平臺,以收取服務費的方式進行營銷模式轉型,擴大平臺上進駐商家的數量,為后期數據服務打基礎。
針對鹽業,利用目前政府要求企業需要自建質量追溯平臺的有力環境,加大鹽業領域的投入力度,爭取在鹽業行業完成零的突破。
政務
解決方案名稱 應用領域 2016年目標 2016年實際 完成目標
城市一卡通解決方案 智慧城市 形成城市一卡通解決方案 已完成 100%
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 形成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已完成 100%
(1)完成情況分析說明
積極整合市場資源,整合各廠商優勢特色,配合各地市行業規劃,以及與行業專家交流,制定前沿的系統解決方案。
(2)措施及效果
A、重點突破孝感市政府市民卡項目、荊門各區平安城市項目;
B、尋求行業伙伴的深度合作,積極探索公安、交通行業發展趨勢,積極參與行業協會及行業重大會議、論壇;
C、謀取頂層設計規劃,自我深度定位。
技術研發
1、產品研發方向確定,全力打造產品質量追溯為核心的技術產業鏈,為制造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技術支撐和業務實現。布局以產品質量追溯為核心的技術產業鏈——整合集團產業要素,融合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打造出產品從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的互聯網全產業鏈追溯服務體系,為生產制造的智能化和互聯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有效的業務實現,為制造業發展模式的創新和生態化構建搭建試點示范區。
2、完成國家級項目《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服務平臺》終驗及《國家供應鏈協同電子商務平臺》的初驗工作,基本完成《國家重點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物聯網應用平臺》開發工作,基于三大國家級平臺加快“互聯網+政務”應用。技術研發部依托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服務平臺、國家供應鏈協同電子商務平臺、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監管平臺(食品一期)、國家重點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食品二期)三大國家級平臺建設,積極探索“互聯網+政務”的應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大膽創新,研制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大數據平臺系統,將國家級的四大平臺、以及國家級的企業系統成員、產品GDS庫徹底打通,形成跨平臺跨業務領域的數據共享服務。
3、技術開發與市場銷售加強聯動,結合市場需求和行業應用向產品型研發轉型。加強技術開發與市場部、銷售部的聯動,本年度承接了企業級項目“陜西和氏乳業工業自動化產線改造+微信精準營銷項目”、自研面向食藥品及農產品追溯方向的“華工物聯云追溯系統”、與寧波相關單位合力開發“汽車行業流通環節追溯系統”、與富士通及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合力開發“汽車行業生產環節MES系統”。
同時,公司由原來的項目型研發向產品型研發轉型。研發部在以往項目開發經驗基礎上成立專班,聯合開發了“華工賽百基礎開發平臺”,有效搭建了SOA面向服務的構架體系,實現一鍵式開發環境、基礎組件、插件式開發等操作,全面性的將基礎功能、基礎服務、插件市場和表單進行統一的規范化的集合在一起。本基礎平臺有效的縮短了基礎開發工作,降低研發投入。
4、外部資源整合,內部潛力挖掘。公司業務從項目型向產品型切換,組建智能制造團隊,通過高端人才引進、內部人員潛力挖掘,提升創新能力。外部邀請富士通中國對公司開展MES培訓,有助于MES的二次開發工作,邀請研華科技開展WebAccess智能工業中間件的培訓講解,邀請銀河慧谷進行設備監測云的培訓交流;依托兄弟公司資源,積極開展華工激光/圖像/正源技術市場交流;公司內部也多次聯動研發與食品藥品團隊加強市場技術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