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維訊第六屆ICT媒體論壇上的老面孔又出新論點
2017年1月17日,易維訊第六屆年度中國ICT媒體論壇暨2017產業和技術展望研討會在深圳召開。今年,主辦方邀請到行業內知名的ADI、NI、Analogix、Cypress等物聯網公司大佬出席演講,就可穿戴與健康、5G通信技術、USB Type-C數據傳輸方案、物聯網開發平臺等話題進行了專業分享和激烈探討,物聯傳媒等數十家媒體與工程師代表受邀參加。
ADI王勝:健康功能燥熱了智能可穿戴設備

ADI公司亞太區醫療行業市場經理王勝
可穿戴設備曾經紅極一時,不過事實證明相對于智能手機而言,它暫被“困”在運動、醫療等垂直應用領域。王總引用了IDC公司的一組數據,2016年可穿戴設備全球增速達32.8%,其中中國增速達52.9%。IDC估計,未來的3到4年間,可穿戴設備在中國的出貨量將達8千萬到1億部,至2020年全球的出貨量將達2.37億,中國將占0.83億。
王總認為,“運動健康”的需求是目前可穿戴市場發展最強的推動力,因而在中國出現了不少像“小米”這樣的出貨量在千萬部量級的優秀公司,整個行業增長迅猛。
ADI將可穿戴設備發展定義成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單一應用,包括基礎的運動及體征數據采集收和處理,如當下十分流行的計步、測心率功能;第二階段是外在環境數據的融合,能產生更多有價值的數據,進一步提升用戶的黏,是下一階段發展的必然趨勢;第三階段是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將扮演重要角色,達到真正的無感式的控制采集和處理。
該產業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如產品的用戶體驗、盈利模式,包括標準都有待提升。王總指出,除了硬件,業界能提供軟性服務的企業不多,其中包括個人隱私保護。再者,中小品牌產品定位的差異化不明顯。據透露,與可穿戴設備相關的國家標準正在制定當中,有望于2017年內正式發布,將對產品分類和標識,以及數據、算法等方面做相應的規范。
此外,在美國有超過80%的消費者認為可穿戴設備更加便利,而超過70%的美國人堅信可穿戴設備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健身活動。與此同時,近幾年中國也興起了跑步健身熱。而植入了健康醫療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將進行體征信號監測,再結合所采集的環境信號,在不同的場景應用下保障人身健康。
NI姚遠:5G產業發展與測試的四個觀點

NI中國地區市場開發經理姚遠
姚遠指出,5G乃至未來無線通訊技術發展伴隨著三個方向的趨勢。首先是更大帶寬,針對VR、AR等需求大帶寬的沉浸式體驗,提供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支撐;第二是更廣義的通訊,從人與人到人與物到物與物之間的通訊能力;其三是關鍵應用,比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需要強健的網絡能力。
5G商用的步伐正在逼近,針對未來幾年5G技術和應用的演進,姚遠提出了影響5G測試行業乃至整個5G產業的四個觀點。
第一個是5G的原型化。NI采取了軟件無線電(SDR, Software Defined Radio)的手段。從SDR的原型框圖中可以看出,除了被原廠定義好的硬件元器件部分(如射頻電路等),更難的是軟件部分。NI公司能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實現軟件無線電原型化的工具。如果用戶是在IP和WIFI的基礎上研究5G,很多事情都不必重新去做。
第二個是帶寬。帶寬是未來5G時代最重要的價值,支撐使用者的浸入式體驗、數據體驗,通訊發展史實際上是帶寬的發展史。從1991年的GSM、速率僅9.6Kbps,到1998年的GPRS、可以達到40Kpbs傳輸彩信圖片,到最新的4LTE、通過載波聚合可以達到100Mbps,未來更會有超過10Gbps的帶寬、即達到5G標準。NI最新的針對5G所設計的射頻測試儀器,實時帶寬為1GHz,它最高可到6.5GHz,最低到10KHz的頻率范圍,內置的FPGA可以實現軟件自定義,可結合NI的VST使用,總帶寬超過3.5G。
第三個是海量連接。隨著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的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需要用到通訊工具的設備量也是爆發式增長的。據Gartner估計,截止2020年,將超過500億個設備接入到網絡中。面對聯網設備的爆炸式增長,NI將提供一個平臺化的工具進行測試測量。例如,谷歌的Nest,其內部使用了NI的諸多器件,結構上有各種各樣的Sensor、WiFi模塊、ZigBee模塊、Battery等部分。它外表看起來是一個圓形的溫度計,但它更是智能家居的大腦,可以給空調、加濕器、PM2.5計等設備實現聯合開關。而去測試測量一些比如Nest的數據,NI的平臺提供了模塊化的儀器,作為集大成者,其有多種功能可供選擇,如VST測藍牙信號、SMU測電源、AI/AO測各種Sensor的I/O等等。
第四個是解決時延的問題。尤其是任務關鍵型的應用,對于延遲和穩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無人駕駛,需要能分辨人和樹。緊急情況下,車可以選擇撞樹、但絕對不能去撞人。那么在開發過程中怎么模擬場景,怎么將場景快速的進行仿真,就需要有系統性的辦法。我們可以使用不同技術來實現。在5G的定義里,端與端的時間要求是一微秒。NI將通過“模塊化儀器架構”,在5G領域帶來關于毫米波的信道測量方案,以應對更多元的測試環境。
Analogix胡偉寧:DisplayPort over USB Type-C方案為VR產品添彩

硅谷數模半導體開發經理胡偉寧
據最新發布的速途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VR行業市場規模為56.6億元,較上一年相比增長率高達268.3%,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預計2020年,虛擬現實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56.3億元,較2016年成倍增長,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胡經理在現場介紹了一款芯片——集成了適用于DisplayPort over USB Type- C端口的10 Gbps重定時器(Re-timer)和USB-C開關的ANX7440,可以完美解決當線纜距離較長時信號的衰減問題。他指出,未來只需在線材中加入ANX7440,就可以支持線纜長度較長的VR頭盔無衰顯示,這對于PC VR(用PC連接VR設備的形式)來說作用更為突出。
胡經理認為,USB Type-C的飛速發展完全得益于它的標準化,標準化是USB Type-C大生態的基石,未來,不同廠商的VR設備和智能手機可以互聯互通,而這正是標準化的優越性。科技成就生活有多種形式,但便捷性始終是其中核心,相信2017年更將成為USB Type-C應用備受矚目的一年。
Cypress楊學賢:物聯網開發平臺選擇策略

Cypress亞太區物聯網市場應用總監楊學賢先生
楊總介紹了Cypress 的IOT平臺WICED,這是一個具備集成性和操作性的開發套件,包括芯片、開發板、開發工具和SDK(SDK包括Wi-Fi和藍牙協議棧以及簡化的應用接口),支持全球大多數的云服務,并支持最新的整合多種無線技術,支持多款雙模藍牙,支持Zigbee藍牙Combo芯片等等。
他指出,在物聯網產品開發中碰到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平臺來解決,所以平臺化是物聯網產品開發的必經之路,打造自己的物聯網開發平臺,需要融合開發者、客戶、供應商,以及云服務等關鍵要素,結合物聯網平臺構建和自己業務密切相關的生態系統。
Cypress預測,語音等自然交互已成趨勢。2016年5月Cypress收購了博通IoT部門,包括博通IoT主打產品--WICED平臺,是物聯網連接的好幫手,有WiFi與藍牙等組合方案,可連接設備端、云端和客戶端,使客戶更快地推出新品和爆品。對于新出現的NB-IoT和LORA等物聯網新無線標準,Cypress也在密切跟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