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拒外賣入門食堂禁手機支付 校園一卡通還要實現圈存

什么情況?一問才知道這是新學期的新校規。
該網友爆料的學校為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禁外賣入校,學生叫苦
昨日,據大三學生小陳介紹,20日是開學第一天,當晚8時左右,自己點了一份外賣,過了十分鐘左右,卻接到外賣員電話,稱“保安不讓外賣送進校園。”無奈之下,自己一路小跑近10分鐘的路程,到西區門口取了外賣,“上學期還可以送進來,怎么現在不行了!”小陳很是納悶。“點外賣就是為了圖方便,現在還要跑到校門口取,這么冷的天,實在不方便。”

昨日,記者前往至誠學院,在校門口,記者偶遇前來送餐的外賣員林師傅,他介紹,新學期,學校出臺了禁令,外賣電動車不允許駛進校園。“20日開學第一天,所有送餐的都不知情,全部被堵在校門口不讓進,只能學生到校門口自取。”林師傅稱,上個學期,平均一天多的時候可以派送上百份外賣。
昨日,禁令實行的第二天,他只送了2份外賣到校門口。其中,有一位學生要我送進宿舍,我只能把車停在校門外,徒步送進去。“要不是他愿意加小費,我們是不愿意接這種單子的。”

記者隨機采訪了校內的幾位同學,他們均表示叫過外賣。“換口味和省時間”成了大學生叫外賣的兩個重要理由。
大二學生小于說,“下了課,所有人都涌入食堂,每個窗口都排滿人,跟打仗似的。速度慢一點就要排上半小時之久,即便買好飯菜,有沒有座位也是一個問題。”有時自己快下課的時候,就會開始用手機叫外賣,等到外賣送來了,自己也剛好下課可以取餐。有的時候,過了吃飯的點,食堂要么剩下殘羹冷炙,要么早已歇業,想吃點現成的只能點外賣。
對于學校禁止外賣入校的新規,也有不少學生表示理解和支持。大量外賣電動車的出入,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而且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校園,也對校園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隱患。
針對學校的舉措,東南快報記者采訪了該校后勤服務處負責人黃樹坤老師。
據黃老師介紹,校內共有6個主餐廳、4個休閑服務站和餐屋,完全能滿足全校13000名師生的就餐需求。正值午餐時間,在黃老師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學校幾個主餐廳看到,每個餐廳都有不少于10個的窗口,除了大眾家常菜,各種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琳瑯滿目。
之前,外賣食品往往送到宿舍樓,學生們不用走路就可以吃到飯,吃完飯也不用洗碗,往垃圾桶一扔便了事。“長此以往,滋長惰性,生活的好習慣和生存能力也消失殆盡,不僅增加了保潔員的工作量,也給學生的生活環境帶來了影響。”
而學校保衛處負責人也介紹:“外賣通常和收入掛鉤,單位時間外送的量越多,收益自然就高,這就無形中加快了外賣員送餐的速度”。
據悉,就在去年12月,校園內就出現了外賣車撞人事件,當時被撞的教職工,眼鏡和手機都被直接撞飛。目前,出臺的禁令也只是針對外賣員騎著電動車進入校園的情況,如果外賣員徒步送餐,或者是學生到校門口自取,校方也是可以通融的。
針對校內食堂禁止使用手機支付的禁令,黃老師也給出了答復。
由于校園地處市中心,也并非封閉,因此,不少校外群眾前來就餐,無形中加大了餐廳的負荷。禁止使用手機支付,也是為了約束外來消費群體,將食堂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
另外,校園使用一卡通,也能夠有效地對食堂的管理和經營起到監控的作用,從食堂的支出狀況,來調控食堂產品的價格,保證學生在校內能夠享有絕對低價的權利。
目前,學校也正在準備籌劃關于一卡通的“圈存系統”開發和研究,也就是讓學生的一卡通和手機綁定,這樣就免去了必須去校內固定點充值的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