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電子標簽“就地解決”液化氣瓶市場充裝問題
長期以來,氣瓶充裝市場不同程度存在著交叉充裝、倒氣、廢舊鋼瓶繼續流通使用等問題。為了徹底解決液化氣充裝市場長期存在的送檢率低、非法倒氣等問題,市質監局借力物聯網技術破解監管難題,在全省推液化氣安全智能云系統。
無錫乾元智能安全技術研究有限公司確保在每個液化氣瓶的閥門處都裝了一個橘黃色智能RFID芯片,保證了每只鋼瓶都有一個唯一的終身身份編碼。正是這個小小的芯片,準確記錄了氣瓶充裝、出站、配送到用戶以及回站的各個環節。
據介紹,與“電子標簽”配套的是送氣手持終端機和氣瓶充裝管理云平臺系統等。使用這一系統,充氣站只能給指定的液化氣瓶充裝,報廢鋼瓶、超過檢驗有效期的鋼瓶和不是該氣站的鋼瓶是不能充裝的。這不僅實現了每個氣瓶的流向可控可查,而且杜絕了私人站點非法倒氣和摻假使用,從充裝氣體的源頭上避免鋼瓶流動充裝的不安全行為,從而建立起安全有效的監管網絡。
無錫乾元智能安全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將氣瓶安全所涉及的制造生產、銷售租賃、充裝存儲、配送運輸、定期檢驗、用戶使用的各個安全環節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結合,將氣瓶的完整生命過程進行信息化、可追溯,建立氣瓶安全數據大數據分析模型,抓住氣瓶安全風險中制造生產、充裝控制、定期檢驗、安全使用、報廢消除的關鍵環節,從根本上降低氣瓶事故的發生幾率,最大限度保障氣瓶安全。
該系統采用抗金屬電子標簽(RFID)和二維條碼相結合的感知技術做到氣瓶身份的準確標識和識別;在氣瓶充裝、檢驗、使用等作業現場采用ZigBee、藍牙4.0無線方式實現控制、采集、傳輸、存儲;通過電信網絡將現場數據集中傳輸到云服務中心,采用云計算技術進行信息分析和處理,依靠氣瓶安全海量大數據實現氣瓶各環節的可追溯和安全預警,為氣瓶安全提供技術依據。
應用領域和推廣基礎:依據《特種設備安全法》、《氣瓶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5〕95號對氣瓶安全可追溯的工作要求,政府特種設備、燃氣等監管部門要求對氣瓶、燃氣安全所涉及的制造生產、銷售租賃、充裝存儲、配送運輸、定期檢驗、用戶使用全過程進行安全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