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爭相布局人工智能,雷軍的玩法有什么不同
下一個風口:人工智能
自從中國互聯網進入下半場,人工智能已經悄然成長為一個巨大的風口。
據艾瑞咨詢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元,年復合增速約19.7%;同期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91億元,年復合增速超50%。
《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人工智能投資在2016年上半年就達到了約6億美元的規模,其中第二季度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4.7億美元,顯示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明顯加快。
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雷軍因為建議把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而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正如雷軍所說:“現在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是人工智能公司,沒有一家互聯網巨頭的CEO不關心人工智能的發展,這說明產業趨勢、技術已經在成熟的瓶頸點上,很快就會爆發。”

雷軍建議將人工智能作為國家戰略
BAT爭相布局,大戰一觸即發
進入2017年之后,以BAT為代表的國內互聯網巨頭,紛紛加速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
先來看看阿里。阿里的人工智能屬于DT體系,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在整個電商網絡下共生與重疊,尤其與阿里云更是有著密切關系。很多時候阿里云提供的部分云服務解決方案,其實就是人工智能的落地產品。特別是初期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更是與電商業務緊密相關,其產品多被應用在相關業務當中,譬如最優化派單、開發智能客服、識別店鋪違規圖文等等。
再來說說騰訊。騰訊的AI部門早已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四個垂直領域展開布局。據騰訊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姚星透露,未來騰訊的人工智能服務將緊密圍繞內容、社交、游戲三個核心應用場景展開,并將人工智能工具以API的形式開放出去,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接著再說布局最早、聲量也最大的百度。今年“兩會”上,李彥宏的三個提案全部都與人工智能有關,包括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兒童走失的問題、智能調節交通信號燈等具體應用案例。
除了BAT之外,人工智能領域還有一位重量級玩家,那就是雷軍。雷軍將人工智能列為小米2017年五大戰略方向之一。作為小米及其生態體系計算和數據能力支撐的金山云,剛剛宣布與英特爾展開合作,推出了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搭建大數據平臺、提供深度學習的任務托管的KMR解決方案,并且已經在當當、WPS等多家行業用戶中應用部署。
雷軍的新玩法:為人工智能套上三駕馬車
不少業界人士習慣用“ABC”三個字母縮寫來指代三大顛覆性的數字革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puting)。那么在人工智能即將爆發的風口期,人工智能的趨勢必將是ABC的融合與打通。
但是雷軍在具體部署金山云的人工智能戰略時,卻希望將ABC的融合落地做得更加徹底。雷軍的玩法是打造“云上的大數據機器學習”,這里面包含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云;第二個是大數據;第三個是機器學習。
在這三個關鍵節點中,最重要的是打通人工智能與云、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通道。
金山云與英特爾的合作,正是通過優勢互補來實現人工智能與云的打通。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商用云存儲提供商,金山云的總數據量已經超過400PB。而英特爾則為KMR解決方案提供了高性能的E5系列CPU,可應用于底層的異構計算集群,并且能夠幫助金山云針對一些開源項目或開源軟件進行優化,借BigDL模塊優化Spark機器學習的性能。未來雙方還有可能在FPGA方面展開新的合作。
至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打通,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不是算法,而是數據。金山云通過企業級的數據加密和企業級HPC集群,能夠為客戶提供最安全、最穩定的環境,并做到了業內首家能做到分鐘級的自動恢復。人工智能的一個訓練任務可能長達一周或者是半個月,過去如果中間出現中斷,那么之前的所有進度都會前功盡棄。然而金山云平臺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尾聲
雖然KMR大數據解決方案的應用,只是英特爾與金山云在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領域合作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也不難從中看出雷軍規劃的人工智能路線,即借助云的基礎優勢,打通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借助金山云豐富的云服務產品與數據分析處理解決方案的深度整合,加速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升級。
至于未來其能否進一步獲得市場認可,則取決于雷軍如何駕馭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這“三駕馬車”深度融合、并駕齊驅。
你是否看好雷軍布局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