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試點智慧停車系統平臺 已見成效
破解交通難題,除了需要發達的道路交通體系,還需完善停車場等設施,才能讓車需動時行得暢、車需靜時好停放。作為實施暢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深入破解停車難問題?
  
宜昌市試點智慧停車系統平臺 已見成效
今年初,由宜昌建投集團所屬停車公司及其他相關部門一道,深入調查全市停車場,并在重點區域、重點路段新建一批停車場,在此基礎上研發智慧停車系統平臺,通過改造、增加、連通,讓城區停車設施更好服務市民生活。
市民只需打開手機APP即可輕松查詢,停車空位、收費標準等都將一目了然。目前,這項工程進展如何?
改造:2000余車位接入停車系統
2月28日,宜昌房投所屬公司宜昌城市停車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聯合市城管委、市交警支隊對城區北正街道路、夷陵廣場沙龍宴前人行道兩處停車位進行了施工改造,正式啟動宜昌市智慧停車系統停車場改建項目。
隨后,該公司再次對沿江大道、得勝街、育才路等50余個路段2000余個車行道泊位進行勘查,記錄繪制停車場與停車泊位地段、數量與布設排列,繪制CAD圖紙。據悉,近期還將對城區公共場所私設道閘進行統一拆除,對私自圈地行為依法取締,恢復公共停車功能。
4月13日,在車位改造施工現場,工人將一個直徑為106毫米、高50毫米的圓柱體“黑匣子”安裝在停車位中部。據技術人員介紹,這是地磁式車輛檢測器,可以通過弱磁收發信號,實時記載車輛停靠時間等信息,這些信息最終被無線傳輸到智慧停車主系統平臺。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城區任何一個停車場停了多少車、還有多少空位都一目了然;數據在采集分析后,將再次傳送到停車場引導屏,以便車主清楚地看到停車場內車位情況。
新建:年內增加1000個車位
今年,宜昌市將加大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城區規劃建設16處停車場,共3000個車位,今年完成1000個車位,極大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
20日,來到在建的伍家崗小學停車場施工現場,工人正在進行基礎施工建設。宜昌城市停車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波介紹,該地下停車場占地7000多平方米,經過四次變更設計,停車場層高從原來的3.9米增加到5.1米,目前一層設計停車泊位208個,今后將根據需求改成雙層,車位增加到300多個;考慮到學校的特殊性,該公司將公共停車場出入口與學校分開,實現互不影響。預計今年底,該停車場基本建成,明年即可投入運營,屆時將統一對外開放。
“以后這里將成為中央商務區,智慧停車場建成后將有效緩解中建之星、伍家崗小學和附近居民的停車難問題。”熊波介紹,目前宜昌市已建成一醫院智慧立體停車場,新增泊位52個;正研究西陵二路沿線邊角地、至喜長江大橋橋頭、磨基山公園等地停車場建設方案,宜昌市將加快道路智慧停車項目建設,年內完成中心城區智慧停車及誘導系統信息管理平臺、部分道路泊位智能化改造及戶外誘導屏,實現智慧停車試運營。
連通:APP有序調節停車需求
智慧停車場建成后將如何運行、操作是否方便?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停車平臺建成投入運營后,市民只需安裝相應的手機APP,就能實時進行車位查詢、車位預定和導航;停車時,車主不用像之前一樣取卡取票,系統在車輛到達停車場入口時,地感線圈會自動檢測信號,進行車牌識別、提桿放行,并計算出停車時間及所繳費用;停車后,車主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實現快捷支付;沒有下載APP的車主,也可以通過停車場現場引導牌等信息平臺,了解車位實時情況,找到最佳(最近)的空閑停車位。
據統計,目前城區(不含夷陵區)機動車保有量達29萬臺,而城區各類停車泊位不到6萬個。平均計算,城區約5臺機動車擁有1個停車泊位。
智慧停車系統建成后,對于調節宜昌市停車需求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不均勻、提高停車設施使用率、減少由于尋找停車場而產生的交通擁堵、改善停車場的經營條件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