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打破社區O2O的寒冬
社區O2O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以社區生活圈為市場爭奪的重心,伴隨著消費升級和智能家居的逐步普及,我國的社區020市場將在2018年達到5000億元。2014年全國各地出現了社區O2O的創業熱潮,服務商、物流公司、互聯網巨頭均想從中得到一杯羹。然而經歷了這幾年的波動,眾多社區O2O平臺在潮流中奄奄一息。

社區O2O的商業邏輯
社區O2O的基本邏輯是基于本地用戶的需求而聚合本地服務提供商,實現需求和服務的對接。具體模式是利用社區APP聚攏社區消費者,通過合作籠絡商家,再加入自身的服務使其形成一個閉環系統,也就是說社區居民通過手機APP便能享受足不出戶的社區消費行為。
目前,社區類O2O服務平臺可以分為三類:第三方綜合平臺、垂直服務平臺、物業管理平臺。第三方綜合平臺主要以流量分發形態存在,通過聚合周邊實體零售商或服務商,將用戶訂單導流到周邊合作商家的店鋪上,以此對接用戶與商戶的需求供給。一些本地較大的流量平臺,還嵌入諸多垂直服務平臺;垂直服務平臺多聚焦在某一個品類的服務上,例如家政、洗衣、生鮮、外賣等垂直服務平臺;物業管理平臺是建立在其物業服務的基礎上聚合周邊實體供應商及細分領域垂直供應商,將服務輸送給小區用戶。

對于這些平臺來說,通過社區O2O他們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社區商家和消費者,從而影響他們的運行。從地產和物業角度出發,社區 O2O 生意經讓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空間。地產及后端物業服務公司依靠傳統收繳物業費、維修等基礎物業服務業務增長遲緩,線上導流和包含生鮮配送、家政、社區電商等日常生活服務、社區金融、社區健康、房屋托管等增值服務的引入將使物業公司獲得新的利潤增長。
消費者眼中的社區O2O:融合在生活里
首先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社區O2O應該是這樣的:
1、我在自己小區內能買到我日常所需,而不需要分頭去各個地方買。類似一個超市的場所,但又不像物美般的大而嘈雜;
2、即使錯過了時間,比如小超市關門了,我也可以通過提前手機下單,到指定的地方去取貨;
3、我有一個APP,能接收到小區物業的各種注意事項的提醒,比如小區停車位要續費了等等。并且可以在線解決社區生活的各種問題,移動回復。
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創造有價值的模式。互聯網不是要改變人們的生活,而是要提升人們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便捷,更有趣。而互聯網發展到越后面,就越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沒有隔閡,和日常生活融為一體。

以此反觀現在的社區O2O,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能比O2O領域的其他行業都要更長久。
物聯網將成為社區O2O的突破口
隨著消費升級,智能應用的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對智能家居生活有所需求。社區 O2O 在 2.0 階段繼續生存,居民服務的另一條路徑就是把社區當做一個個項目,讓它們變得更加“智能化”,也就是說基于社區場景經濟的一大批智能終端應用將接入消費娛樂購物。物聯網提供底層數據和智能硬件,物業提供服務,如此來看,社區 O2O也會更加接近于智慧社區的設想:從工作場景到家庭的兩點一線或者多點一線的行為,通過物聯網傳感器、硬件等設備,進行信息交互,與生活相關的服務全部通過平臺解決……

舉個例子,社區智能門禁,通過O2O平臺系統對接的門禁,是網絡管理的硬件。居民回家時,掏出手機一鍵便可打開門禁,不需要門禁卡或者鑰匙,也不需要門衛幫忙。手機一鍵開門禁是物聯網中比較小的示例,但是通過這個最簡單的步驟就能看出,物聯網在社區O2O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果擁有更多類似的物聯網作為社區O2O 平臺的突破口,再與物業管理、物業服務、社區生活圈、便民服務、物業交流、社區商圈等等,既能讓業主綁定社區 O2O 平臺,也能通過其他模塊的設置從中獲利,比如廣告投放。
物聯網和社區 O2O 的結合是充滿想象空間的,在升級生活品質的同時也促進了商業形態的發展。同時,社區 O2O 落地方向也趨于明顯,一條路徑是通過物聯網來構建起效率更高的智慧社區,另一條路徑是整合物業公司和社區周邊商家資源,方便社區居民生活。至于哪條路徑可以更快找準“線下流量入口”,突破社區 O2O 的瓶頸,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