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聯通物聯網建設全面提速 推進NB-IoT和eMTC技術試點

作者:王淑玲
來源:通信世界網
日期:2017-05-02 10:03:47
摘要:在大連接時代,運營商都在積極把握物聯網發展機遇,推進蜂窩物聯網的建設。中國聯通在移動蜂窩物聯網演進及業務探索方面全面提速,爭取實現物聯網技術盡早商用。

  在大連接時代,運營商都在積極把握物聯網發展機遇,推進蜂窩物聯網的建設。中國聯通在移動蜂窩物聯網演進及業務探索方面全面提速,爭取實現物聯網技術盡早商用。

  物聯網產業熱度持續升溫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及其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各行各業都對信息產業升級抱有極大的熱情,物聯網在這一浪潮中受益頗多,各大知名投資公司、咨詢機構都對物聯網給予了非常樂觀的評估。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受到人口、政策以及技術產業升級等多重福利的推動,因此中國成為了全球物聯網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目前,人與人的互聯已趨向飽和,萬物互聯催生海量基礎連接需求,給運營商帶來新的契機和利潤增長點,運營商紛紛瞄準廣闊的物聯網業務空間。目前物聯網業務增長迅猛,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量將達到300億,收入規模將超過7萬億美元,國內年復合增長率達50%。

  在需求不斷升級的過程中,網絡技術也需要更新換代。2015年后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移動蜂窩技術形態和應用場景都得到了擴展。

  海量物聯是5G的重要場景之一,各大標準組織紛紛推出了LPWA技術。3GPP針對各種典型物聯網場景已有多種技術解決方案:在低功率、大連接場景中,基于LTE的NB-IoT/eMTC已被定位為5G基礎技術;在高速率、大帶寬場景中,載波聚合、MIMO等技術陸續推出;在低時延、高可靠場景中,MEC、V2X等技術正在研發中。在短距離物聯網接入方面,IEEE將于2018年推出IEEE 802.11ah(HaLow)標準。IEEE的目標是拓展覆蓋能力,向廣域方向演進。除了這兩大標準組織外,還有其他各類技術聯盟在推出新的廣域低功耗物聯網技術,如2015年Semtech成立的LoRa聯盟推出了LoRa技術。

  內外場測試積極展開

  中國聯通正在積極推進NB-IoT和eMTC技術試點。試點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內場實驗,依托于中國聯通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主要推進各類物聯網技術對接;另一部分是外場測試,中國聯通已經在全國10多個城市同步推進測試工作。

  中國聯通在業務試點方面進展迅速,在上海部署了800多個基站,可以滿足上海絕大部分區域業務接入的需求;另外在福州部署了200多個基站,完成了700多個水表改造工程。

  中國聯通將考慮同步推進NB-IoT和eMTC,因為中國聯通認為這兩項技術并不互斥,而是互補的關系。未來eMTC將更多承載傳統蜂窩網業務升級以及部分LPWN的需求。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聯通將啟動NB-IoT的商用建設。

  在NB-IoT頻率選擇方面,中國聯通將推進900MHz與1800MHz雙頻組網的方式,這項決策基于多方面考慮,既包括對中國聯通900MHz頻段清退壓力的考慮,也包括對目前市場核心產業支撐情況的考慮。

  中國聯通在物聯網覆蓋方面將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爭取實現一線城市全覆蓋、產業聚焦的省會及重點城市規模覆蓋、有潛在需求的城市提前布局。在核心網方面,中國聯通將集中建設獨立的NB-IoT虛擬化核心網,以實現核心網平滑升級。

  除了NB-IoT和eMTC,中國聯通還關注其他物聯網技術,如LoRa。雖然目前從整個產業和商用的情況來看,LoRa商用有超前的趨勢,但是LoRa在覆蓋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LoRa可能會是蜂窩廣域接入很好的補充。

  業務探索集中在熱點領域

  在NB-IoT和eMTC試點之前,中國聯通對NB-IoT未來可能會規模應用的區域做了調研,研究了各行業以及各省份的情況。經初步預測,NB-IoT以及eMTC業務需求的大規模爆發期可能會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規模爆發的領域更多集中在公共事業以及智慧城市方面,這兩方面也是中國聯通重點關注和業務試點集中的領域。

  在智慧停車方面,2015年中國聯通與華為、申迪集團(迪士尼國內合作方)共同簽署了4.5G戰略合作協議,在迪士尼區域建設了15個基站,為400個左右停車位部署了基于NB-IoT的地磁,提供智能停車服務。

  在智慧照明方面,中國聯通制定了智慧路燈端到端解決方案。NB-IoT技術將主要用于智能照明功能實現。目前中國城市照明路燈總盞數為9186356盞,據統計2015年智能路燈占全國路燈的比例僅有2%。在未來2年內,我國將有超過500個城市進行智慧城市試點,這有助于拉動智能照明市場的發展。

  中國聯通在智能燃氣方面也進行了業務探索。目前燃氣公司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如階梯收費實施難、抄表入戶難、資金周轉效率低、安全事故率高、數據準確率低、管理運維效率低、拖欠費用、篡改數據、人員管理難度大等。而中國聯通在深圳推出的智能燃氣方案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智能燃氣的集抄系統由數字遠傳燃氣表和燃氣管理信息服務平臺組成,實現無人自動實時抄表,降低了人工抄表成本,提高抄表的實時性、準確性,還能實現燃氣管網的實時監測、輸差統計、能耗監測、報表自動生成等功能,易于實現“一戶一表”及“階梯燃氣價”。

  在智慧井蓋方面,中國聯通制定了智慧井蓋解決方案。目前中國的城市內井蓋數量多達幾百萬個,用途涉及雨水、污水、電力、電信、燃氣、熱力等多個行業。各行業有獨立的井蓋管轄權,但巡邏監管是城管部門的職能,這導致了物權分離,管理難度極大。基于NB-IoT技術的智慧井蓋傳感器安置在井蓋底部,內置NB-IoT模塊和GPS模塊,體積小巧,施工方便,可以實時顯示井蓋的位置、狀態是否正常以及井蓋開啟的傾斜角度。

  中國聯通還將持續關注消費電子和可穿戴設備等新興領域,而在環境監控和工、農業領域目前還處在應用培育、孵化的階段。

  聚攏行業伙伴 構建產業生態

  在探索過程中發現,運營商作為廣域接入主要的承接者,雖然能夠享受到“政策紅利”,但是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盈利困難的問題,如低ARPU值、超多海量接入點等。運營商也一直在探索物聯網時代的盈利方式,以及如何拓展管道之外的價值。

  中國聯通網研院也在考慮如何聚合行業力量,因此以NB-IoT作為核心的抓手和切入點,構建了中國聯通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中國聯通組建開放實驗室的目的在于促進和推動產業完成整個物聯網端到端業務的落地,所以實驗室承接整個NB-IoT試用業務網絡環境的對接工作,包括網絡接入、終端模組測試、遠程試驗、業務孵化和體驗等。

  開放實驗室對接全國31個省市的銷售渠道和市場渠道以及客戶資源,實驗室是中國聯通和業內合作伙伴一起落地物聯網業務資源置換和資源共享的平臺,主要承接技術驗證、產品驗證、業務對接等工作,最主要的職能在于對合作伙伴的聚攏。

  在產業生態構建方面,目前業內主流芯片廠商、網絡廠商和平臺廠商都處在開放實驗室的生態環境中,主要做業務對接、孵化和產品研發工作。目前在中國聯通已經完成的工業控制領域應用孵化案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與ABB、ofo以及小米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