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來了,“共享實驗室”還遠嗎?
繼共享出行后“共享經濟”越來越火,今年共享單車戰場尚未平息,共享充電寶又引得資本青睞有加。從共享出行到共享單車、汽車、充電寶,還有現在尚未形成規模的共享雨傘、圖書,人們對于“共享經濟”的想象力越來越強。
共享意味著弱化“擁有權”,強調“使用權”,也意味著便捷、便宜、優質地享用對接資源。5月17日,上海市物聯網聯合開放實驗室在臨港新業坊寶山園區揭牌,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傅新華、寶山區區長范少軍、副區長呂鳴、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會長儀電集團總裁蔡小慶、臨港集團總裁袁國華、副總裁翁愷寧及市發改委、市經信委、高境鎮主要領導、臨港集團相關部門及下屬園區負責人、物聯網行業相關領軍企業和社會各界朋友出席了儀式,揭開了企業級物聯網共享經濟平臺應用的新篇章。
物聯網發展已進入快車道
跨界 開放 共享迫在眉睫
隨著2016年6月NB-IoT標準的凍結,經過7年孕育的物聯網產業開始進入快車道。在物聯網時代,網絡連接數將達到百億級別,物聯網產業將擁有萬億級的市場空間。但物聯網產業化發展仍舊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產業鏈結構復雜,涉及諸多環節;網絡環境復雜,擁有多種制式和標準;細分市場零散,缺乏統一標準;需要與其他系統相結合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價值等。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傅新華在儀式上指出,經過八年的培育和發展,上海物聯網產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優勢,但缺少一個機構將這些優勢整合出來為全行業服務。市物聯網行業協會與臨港集團立足產業共贏,聯合相關重要企業打造產業生態,這是個值得嘗試的創新之舉。
結合中國物聯網發展現階段痛點,建立跨界、開放、共享的物聯網聯合開放實驗室需求迫在眉睫。聯合開放實驗室由產業鏈相關企業組成,整合其優勢項目和實驗設備,讓成員企業公平享有資源,降低成本快速發展。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秘書長潘君才表示,物聯網聯合開放實驗室能團結整合產業鏈,匯聚營造產業生態,推動行業應用標準研制,降低產業發展成本,是加速和促進上海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大企業入駐 小企業抱團
實驗室獲臨港集團大力支持
此次臨港集團資管公司與物聯網行業協會全面合作簽約,標志著聯合開放實驗室將落戶寶山區臨港新興坊高境科創綜合體,落成后將完成四大功能:一是提供物聯網產品基礎的檢驗檢測服務,二是推動產業鏈對接和標準制定,三是提供物聯網人才培訓和咨詢服務,四是提供產業集聚、招商和融資等服務。
臨港集團副總裁翁愷寧對物聯網聯合開放實驗室的入駐企業表示熱烈歡迎,期待實驗室平臺未來可以成為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標桿。蔡小慶會長則盛贊臨港新業坊運營團隊是一支“想做事,能做事的隊伍”,雙方敲定實驗室落地只用了一周,2個月就完成場地裝修交付使用。蔡會長還對積極推進實驗室項目的市經信委、寶山區政府、寶山區經委和高境鎮政府等表示感謝。
目前已確定加入聯合實驗室并賦能物聯網產業發展的企業有:ARM、華虹集團、微軟、思科、移遠、希姆通、復旦微電子、愛立信、上海移動、上海自動駕駛測試基地、上海慶科、瑞章科技等。實驗室還將重點布局工業物聯網及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及健康物聯網、智慧城市三大領域,已成立工業物聯網產業聯盟、中國智慧生活產業聯盟、中國健康物聯網產業聯盟和eSIM及連接安全產業聯盟,運營著MEMS和ARVR專委會,讓每一個入駐企業都能迅速找到“組織”,完成跨界、開放、共享的愿景。
物聯網技術將引發產業革命
四大類32家企業項目獲獎
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在市經濟信息化委的指導下,自2013年起,連續四年面向全市組織“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評選。今年年初,評出2016年度四大類共32家企業項目,本次儀式與會領導分別為企業頒獎。
獲獎企業分別是:上海瑞章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面向半導體制造企業的生產物料機器智能配送系統”等8個項目為上海市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獎;上海儀電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能效管理系統”等8個項目為上海市物聯網應用創新獎;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云中心監控及管理系統”等10個項目為上海市物聯網重點產品獎;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療廢物處置監督追溯系統”等6個項目為上海市物聯網創新產品獎。上述項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如年度應用示范工程獲獎企業瑞章物聯,應用RFID技術解決方案將一家半導體制造企業的產線員工從3200名降到800名。
無論社會發展還是產業發展都需要標桿和引領,未來,上海市物聯網聯合開放實驗室將有效發揮其跨界、開放、共享的定位,為上海市乃至長三角物聯網產業發展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