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廣ETC遇瓶頸 呼吁改革現有運營模式
ETC,即通行費電子支付收費系統,是國家推進智能交通的重點項目。國務院把ETC應用拓展工程列入“十叁五”期間國家交通運輸智能化發展的重點工程。廣西“十叁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廣應用ETC。目前,廣西ETC建設的情況如何?取得哪些效果?推廣應用過程中存在哪些瓶頸問題?筆者就此展開調查。
廣西ETC進展如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全國基本實現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使交通真正成為發展的先行官。” 自此,ETC聯網工作作為重要戰略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為后發展欠發達地區,廣西ETC建設起步較晚。為推進ETC全國聯網工作,自治區人民政府授權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商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金海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寧城市路橋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桂林市機場路管理有限公司、廣西龍光廣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作為股東出資于2015年3月18日成立了廣西捷通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廣西ETC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該公司成立后,僅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常規下要2-3年才能完成的建設任務,于2015年9月底實現了與全國聯網運營。
“實現與全國聯網后,最重要的任務是營業網點的建設和發展用戶量,讓ETC真正利國便民惠民!”廣西捷通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插入銀行卡,點擊“便民服務”,選擇“ETC卡業務”……在廣西農信社的ATM自助設備,車主趙先生花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充值和查詢業務。這主要得益于廣西完善的網點服務。
據統計,2015年9月底與全國聯網以來,廣西共建成投入運營 “一站式”營業網點達536個,覆蓋全區所有14個設區市及73個縣(市)。現在,車主安裝ETC設備、圈存和充值等業務,除了到該公司的自營網點,還可以到廣西境內的農信社、建行、郵儲行、工商銀行和柳州銀行等5家銀行合作網點,以及中石化加油站的流動網點辦理。
互聯網服務方式,更是讓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異地查詢和充值。廣西捷通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正加強ETC系統建設和功能升級,努力完善線上和線下服務。目前ETC八桂行卡網上營業廳已投入使用,手機APP安卓版實現建行網銀充值、微信充值和NFC圈存,蘋果版APP實現建行網銀充值和微信充值,使用藍牙電子標簽的用戶還可以通過藍牙連接,實現圈存,普通電子標簽的用戶可以通過藍牙充值寶等設備實現圈存。
駕車到外地旅游的南寧車主彭先生,并沒有為ETC卡充值而發愁。隻見他打開手機NFC功能,將卡片放手機后讀取信息,進入充值提示界面,輸入金額,確認充值,一會兒工夫就搞掂了充值業務。
截至目前,廣西實現全區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ETC全覆蓋、72.3%的匝道收費站覆蓋,ETC用戶已經突破22萬戶。廣西ETC聯網運營工作已經進入穩定運行階段。
ETC效益如何?
據廣西捷通公司的專家介紹,ETC具有通行快速、自動繳費和節能減排等優點。車主隻要在車上安裝了ETC設備,在進入高速公路收費站前選擇ETC專用通道,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收費站 ETC 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處理,實現不停車自動收費的全電子收費過程,從而達到快捷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的目的。
那么,ETC聯網,到底能產生多大效益?可為車主節約多少出行成本?
首先是通行快捷。以南寧埌東收費站為例,在節假日進出城高峰,人工收費車道經常排起長隊。而在ETC車道,駕車者無需排隊即可快速通過收費站。據測算,ETC車輛通過收費站的平均時間由14秒降低到3秒,如果一輛車減少約10秒的通行時間,100輛就可以減少約16分鐘,1000輛就是兩個半小時,由此可見 ETC對緩解高速路收費站擁堵作用非常明顯。
其次是節能環保。ETC收費方式使得車輛減少了因為排隊而不得不頻繁啟動、剎車的次數,不僅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量,而且節約了大量的能源。研究數據表明,每一萬次ETC交易,將節約3140升燃油消耗,并減少了55.96千克各類污染物的排放,對推進綠色環保清潔工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叁是節約建設和運營成本。據測算,一條ETC車道的通行能力相當于4-6條人工收費車道,1條ETC車道比4條人工收費車道綜合建設成本減少50-70萬元。按目前廣西374條ETC專用車道計算,可節約建設成本1.87-2.62億元。
根據調查分析,綜合考慮人員倒休等因素,每條人工收費車道需配置5名收費人員,每條人工收費車道的年度運營成本為30萬元。而對于ETC車道,可以不配置專門的收費人員,每條ETC車道可節省的年度運營成本為30萬元。按目前廣西374條ETC專用車道計算,每年可節約運營成本約1.12億元,按照1條ETC車道相當于4條人工車道計算,每年可節約的人工成本超過4個億。
四是省錢。除了省油省時,辦理廣西捷通ETC八桂行卡的車輛還可以獨享廣西高速通行費9.5折的優惠,對經常跑高速的車主,無疑省了一筆不小的成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廣西各大客運公司和個人用戶得益于ETC車輛通行費9.5折的優惠政策,均節省了一大筆費用,如廣西某大型運輸公司在一年2個月內通行費就節省了121.988萬元﹔廣西10個客運公司通行費共節省了543.75萬元﹔個人用戶通行費節省最高達13.45萬元。ETC對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發揮了積極作用。
推廣ETC有哪些瓶頸?
目前廣西客車量共約352.84萬輛,客車ETC使用率僅為5.8%。國務院近日印發《“十叁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公路客車ETC使用率達到50%的目標。廣西ETC用戶的發展與全國大部分省份相比處于落后狀態,與國務院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要趕上全國步伐,廣西ETC建設運營面臨哪些困境?要破解哪些瓶頸問題?
廣西目前現有的ETC運營模式收入難以解決后期運營成本費用。按照當前運營模式,ETC建設和運營全部由廣西捷通公司自籌資金和通過銀行貸款解決。而該公司在ETC項目建設運營上投入已超過2.3億元,而且,每年的運營成本達1.98億元左右。
該公司投資收益和成本費用開支從哪裡來?根據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物價局、財政廳《關于印發廣西高速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推廣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桂交財務發〔2014〕66號)規定,廣西捷通公司投資收益和成本費用開支,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通過發行ETC用戶儲值卡的非結算通行費資金(即沉淀資金)進行銀行理財,二是發行銷售OBU標簽及ETC支付卡取得的凈收入。
事實上,沉淀資金理財和銷售設備的收入,對后期運營成本費用而言,僅是杯水車薪。同時,也難以像外省一樣通過收取一定比例的清分服務費,以保証有足夠的資金實現快速推廣拓展ETC用戶的目的。
目前全國29個省市中,唯有廣西捷通公司既負責籌資建設ETC項目,又負責運營后日常維護工作,且沒有取得任何清分結算服務費。
那么,收取一定比例的清分通行費來保障運營成本,有無政策依據?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交公路發〔2014〕64號)明確,“各省(區、市)應將ETC專用車道建設、聯網收費系統改造、客服體系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及ETC運營管理費用納入通行費支出范圍或財政預算給予保障。”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由于廣西是最后一批實現ETC全國聯網的省市,目前廣西ETC業務還比較結構單一,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停車場等其他應用場景少,導致用戶體驗度不高。同時,充值圈存渠道還較為單一,運營管理系統等相關系統功能不夠完善,用戶辦理業務的便捷性仍需加強。
還有一個客觀塬因不容忽視。廣西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汽車保有量不高,高速路收費站通行速度與發達省市相比還相對較快,長時間堵塞的現象不多,很多不經常上高速的車主辦理ETC的需求并不強烈,積極性不高。
如何破解這些瓶頸?廣西捷通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系統及技術平臺完善升級,提升后續服務質量﹔抓好ETC發行推廣,拓展用戶量,推動ETC由高速公路向城市停車場領域拓展,開拓ETC應用市場相關產業,讓ETC更好服務車主出行。
調研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ETC是利國惠民的公益項目,前期投入大,后期需要固定的支出作為運營維護管理費用。要實現廣西ETC持續快速發展,亟待改革現有運營模式,特別是在清分結算服務費、燃油稅等方面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ETC運營公司拓展屬于通行費非現金支付領域的業務以及ETC+業務拓展,構建“ETC上得了高速,下得了停車場,進得了商圈,回得了家園”的生態圈,更好地推進廣西ETC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