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冰箱以“1枚彈珠”交互用戶彰顯恒溫品質
5月25日,海爾冰箱以30°白酒、2顆玻璃彈珠、2個玻璃杯為實驗道具,做了一次冰箱實驗,并將實驗過程拍成視頻,揭開了普通風冷冰箱降溫化霜時溫差過大而導致食材營養流失的真相。這個以用戶交互為起點的試驗,吸引了工程師、營養師等各類用戶參與,視頻播放量超過10萬,傳播量超過15萬。活動后期,用戶還積極利用地方特產進行實驗并積極分享,掀起了多次交互傳播高潮。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實驗不僅展示了海爾冰箱的全空間保鮮實力,更有利于推進用戶社群迭代升級。
復盤:1枚彈珠將全球風冷冰箱分為兩種
此次實驗將相同放有彈珠的兩杯冰凍的30°酒分別放入普通風冷冰箱和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經過三天的化霜后發現,某品牌普通風冷冰箱中,彈珠已經沉至杯底,而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中彈珠依然浮于冰凍酒的表面。工程師介紹說,彈珠下沉是因為傳統風冷冰箱平均每40小時化霜一次,每次持續1小時,這個過程使冷凍室溫度上升超10℃,導致冰塊融化、彈珠下沉。而30°酒的冰點低于水,能更明顯地反應冰箱內溫度變化,因此以酒為介質展開實驗。
實際上,由于化霜過程中冷凍室風道無法關閉,較大的溫度波動一直是普通風冷冰箱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海爾冰箱原創的智能恒溫技術能夠在冰箱化霜時防止熱氣進入冷凍室內部,同時智能調節制冷周期,實現冷凍恒溫,從而使冰凍酒不化,彈珠不沉。
對于此次試驗,中國高級健康管理師徐慧姿稱,超過10℃的溫差使得普通冷凍化霜冰箱冷凍室食材極易結晶,冰晶刺穿食物細胞,進而導致食材營養成分流失,因此,試驗中彈珠沉則表明營養流失嚴重,而冰箱恒溫則有助于保存食材營養。可見,一枚彈珠就向人們揭示出風冷冰箱的保鮮實力,這一枚彈珠也重新將風冷冰箱分為兩種:一種是海爾恒溫冷凍的全空間保鮮冰箱,一種是普通冰箱。
啟示:海爾以產品為平臺成用戶交互“典范”
互聯網時代沒有交互就沒有未來,事實上,這次“會跑的彈珠”實驗正是海爾與用戶交互、共創的必然結果。在通過交互得知用戶關于食材在冰箱里容易養分流失的痛點后,海爾冰箱整合自身研發資源創新出恒溫冷凍技術,以原汁原味保鮮滿足用戶需求。同時,為了讓用戶更“懂”產品,海爾冰箱還和用戶共同發起了“會跑的彈珠”實驗,以彈珠和酒為載體將海爾冰箱的優秀品質直觀展現給用戶,讓用戶“眼見為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實驗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在海爾冰箱身上,在此之前,海爾冰箱就通過“稱鮮”實驗和稱重活動讓用戶真切“看到”其過硬的保鮮品質:在同樣條件下,海爾冰箱比某品牌冰箱存放肉類的肉汁少損失62%。從“稱鮮”實驗到稱重活動,再到“會跑的彈珠”,海爾冰箱通過創新展示方式向用戶呈現產品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復雜難懂的技術變為直觀通俗的用戶體驗,打破了企業、產品和用戶交互障礙,將海爾冰箱的恒溫冷凍保鮮實力和全空間保鮮概念植根于用戶心中。
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也正是憑借強勁保鮮實力滿足用戶需求,更得到了全球最嚴格的檢測機構——德國VDE的認可。海爾保鮮實驗室在經歷了1517個檢測項目后,成功獲得了德國檢測機構VDE的認證,成為全球唯一獲得德國VDE認證認可的冰箱保鮮實驗室。此外,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也獲得了德國VDE頒發的首張VDE保鮮證書。可以說,海爾冰箱已經成行業保鮮領域的引領者和保鮮標準的制定者。
行業專家認為,在全球家電行業面臨互聯網轉型挑戰的背景下,企業最重要的目標不應是短期的產品銷售,而是與用戶建立深度交互。海爾將產品當做與用戶交互的平臺,在以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其創新的展示方式不僅讓用戶真正的“看”懂產品,更與用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聯系,為互聯網轉型背景下企業與用戶的交互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