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市場規模勁增 生態成為競合焦點
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 2022 年中國物聯網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2018 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036 億美元,預計到 2020 年,中國物聯網整體規模將達到 18300 億元。
當前的物聯網應用市場仍呈現碎片化特點,規模效益尚未凸顯。隨著物聯網的規模化發展,產業將朝向跨界融合,開放共享的趨勢發展,以平臺為核心的物聯網生態將成為競合焦點。
物聯網產業生態壯大
《2017- 2022 年中國物聯網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2018 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美元。而據英國芯片設計廠商ARM預估,2035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就將達到5萬億美元。物聯網的繁榮將重新定義所有行業。
物聯網具有全面感知、實時傳送、智能處理的特征,各類企業均是構成物聯網大生態的主體。
目前,電信運營商、IT 服務商、互聯網企業、行業企業等均依托各自優勢,圍繞物聯網平臺,從不同切入點展開產業生態建設。
多入口切入各顯其優
作為“互聯網”升級的“物聯網”,擁有強大的商業價值與施展空間。
電信運營商立足通信管道,發揮連接優勢。國際運營商Verizon面向開發者推出 ThingSpace平臺,提供諸多免費 APIs 和與配套件捆綁的硬件。AT&T則瞄準車聯網、智慧城市、家庭連接、商業連接、智能設備和智能醫療六大應用領域,并先后與 Maersk 船舶公司、紅牛、Otis 電梯等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多元化組建產業生態。
IT 服務商聚焦云生態,發揮數據優勢。IT服務商的技術優勢使得其在云服務領域占據先天優勢,可以云平臺為基礎聯合硬件制造商,加強設備連接和管理能力,也可與應用開發商聯手,深入行業應用領域。例如,微軟于推出Azure IoT開發套件,積極布局垂直行業領域的物聯網應用市場。
互聯網企業依托移動互聯網平臺,發揮入口優勢。國外的蘋果、谷歌以及國內的騰訊、阿里,這些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便已構建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它們擁有龐大的用戶和深厚的運營經營經驗,可借助用戶入口優勢,聯合應用開發商;也可通過智能操作系統,聯合硬件制造商構建產業生態。
行業企業圍繞智能化應用,發揮經驗優勢。行業企業在物聯網領域的參與,主要圍繞工業智能化開展,依托制造經驗優勢布局工業互聯網。通用電氣(GE)、西門子等制造行業巨頭植根于工業制造領域,工業應用研發和實施優勢突出,可通過聯合IT服務商和應用開發展,將自身行業經驗轉化成智能型應用,“平臺+應用”成為傳統行業企業的重點策略。
單槍匹馬走向生態競合
企業的競爭正以點對點形式展開,聚焦特定環節、產品,如運營商的目標仍為運營商,制造商的競爭范圍仍停留在制造領域。
物聯網平臺逐漸成為產業發展制高點,多方主體依托各自優勢,通過開放平臺、合作聯盟等模式搭建產業生態。未來企業間的競爭將演變為生態競爭,傳統產業的價值鏈也將從生產端向服務端轉移,新機遇和新挑戰將并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