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VS阿里云 云計算到底到了什么時代?
在日前的百度云智峰會上,百度總裁張亞勤展示的一組數據讓業界側目。在過去一年,百度云實現了百度云客戶數同比增長10倍,流量同比增長8倍,收入則同步增長4倍。
對于這樣的成績,百度無疑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就目前排名更加靠前的本土云計算企業,其收入基本都是保持同比100%左右的增長,百度無疑是增速較快的。不過,如果聯想到百度云是2015年才正式開放運營,這樣的成績似乎就沒有那么耀眼了。
眾所周知,近兩年來,中國的云計算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各行各業對于云計算的應用逐漸深入,甚至,我們可以說,中國的云計算市場正處在前期的市場紅利期。從這一點看,張亞勤關于Cloud2.0時代的判斷還是比較樂觀的。在他看來,Cloud2.0是ABC的融合,是智能云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融合,這個融合將為產業帶來量到質的一個改變。
相比較而言,阿里云總裁胡曉明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真正的云計算2.0時代,我們還剛開始,甚至還沒到完全起來的時候,2.0時代是以數據為驅動的,是以機器智能為驅動的,今天還沒有到,今天的云計算就是一個1.0的階段。
這里其實表露出百度云與阿里云的一個巨大差別:百度云其實是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而阿里云則是從下至上的發展模式。具體而言,百度更重視對于人工智能這一跨時代技術的重視,而云計算更像是為了給人工智能賦能,屬于人工智能的基礎或者說是附屬品;而阿里巴巴則更加重視實際的商業回報和技術發展的邏輯,首先夯實云計算這一基礎,然后在此基礎上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百度之所以稱云計算進入2.0時代,是從技術發展的趨勢角度看的;而阿里巴巴之所以認為云計算仍處在1.0時代,則更多是從用戶的實際應用角度出發看的。而這恰恰也反映了百度和阿里巴巴的一大區別:百度不愧是擅長技術的互聯網企業,更喜歡談技術趨勢;阿里巴巴不愧是更善于“做生意”的互聯網企業,更喜歡正在發生的變革和存在巨大市場潛力的領域。
另外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則是源于前段時間一個行業交流群的吐槽:最近一段時間屢屢看到關于云計算進入下半場的言論,如果說去年看到這樣的言論還能有一絲的新奇,今年聽的多了,再聽到都有點想吐的感覺。
這里除了聽得太多的緣故外,歸根結底還是大家對于云計算進入下半場依然存在一定疑惑。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幾乎所有云計算廠商一致認同的說法,因為云計算的行業應用市場已經打開、云計算的生態逐漸形成,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基于云計算展開……
可是,這不正是云計算真正落地的開始嗎?而且是在云計算概念炒作了十年之后終于出現了曙光。如果說把概念炒作的階段算成是上半場或者是1.0時代,現在的確是進入了新的階段。
其實,云計算到了什么時代,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對于云計算廠商而言,如今的云計算市場終于迎來了收獲期,這一點頗有幾分苦盡甘來的意思;對于用戶來說,云計算技術和應用的日漸成熟,也讓用戶終于可以真正體會到云計算所帶來的高效、便捷等優勢。這不正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