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雖“無人收銀” 但卻有人監管
最近,無人超市的出現可是賺足了大家的眼球,很多人在“嘗鮮”的同時不禁感慨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啊,但小編卻感慨雖然消費模式、生活方式會改變,但我們保障市民飲食用藥安全的決心未曾改變,雖然超市“無人收銀”了,但是食品安全監管卻一直都在。

近日,朝陽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就來到了一家位于朝陽區青年路的“無人收銀”超市進行現場檢查。

執法人員現場詳細了解了該超市商品的進貨來源、存儲條件等,并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是消費者在掃描二維碼時,除了付款功能,建議再增加顯示商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食用方法等信息,如果發現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系統自動提醒消費者不能付款;
二是建議在二維碼管理系統中增加臨近保質期的警示功能,提醒工作人員及時理貨;
三是超市進貨時要把好食品安全關,對食品標簽標識要認真審核,尤其是進口食品的配料表等標簽內容。

在現場,該超市負責人還向執法人員介紹了他們的一些基本情況。
據該負責人介紹,相較于便利店和時下熱門的“盒子式”無人店,這家超市經營面積達到了300平米,店內食品數量達數千種,可以滿足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區別于傳統商超,這家超市取消了傳統超市的收銀臺,采用更智能的商品管理模式和覆蓋全店的24小時智能監控系統。消費者進入超市,既不用下載APP、也無需繁瑣的注冊流程,在確定所購買的商品后,只需通過掃碼即可方便快捷的完成支付,避免了排隊等待、現金找零,節省了購物所用時間。
負責人還介紹說,這家超市采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來管理商品,用于進出貨流程管理、店內商品信息管理和對食品保質期的監控上。食品上的二維碼與商品和標簽芯片對應,一物一碼,在不遮擋中文標識和相關信息的前提下粘貼于商品本身,就像給每一個商品貼了一個身份證。二維碼只包含結算這個功能,標簽芯片相當于閃存,可以存儲簡單的商品信息,包括名稱、圖片、保質期等。消費者在掃描二維碼付款后,付款信息會反饋給芯片,這時芯片狀態改變,閘門可以正常開啟,如果沒有正常支付,閘門會檢測到芯片報警。

最后超市負責人表示,對于執法人員提出的建議,希望能夠克服自身成本問題,盡快推廣,防止商品過期、夾帶等問題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