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頻科技朱宇紅:多技術融合的室內定位應用案例分享
近年來,室內定位技術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態勢,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應用場景和應用環境,多種定位技術融合的應用方式成為了企業提升用戶體驗與平衡成本最有效的方式。
2017年8月17日,由中國物聯網產業應用聯盟主辦,深圳物聯傳媒承辦的主題為“物聯網時代的位置服務與應用”--2017深圳國際定位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蘇州優頻科技總經理朱宇紅先生在會議現場分享了以《多技術融合的室內定位應用案例分享》為主題的精彩演講。

蘇州優頻科技總經理朱宇紅
多種定位技術融合是室內定位應用的趨勢
朱總表示,室內定位技術作為室外定位技術的延展,隨著近幾年定位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同定位技術的應用場景也不斷增加。室內定位主要應用在管理運營、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和大數據應用等方面。但是目前室內定位技術繁多,不同的定位技術在定位精度、覆蓋范圍、對環境的依賴性以及使用成本上各有優缺點。WiFi定位成本低,定位精度可以達到米級,但受環境干擾大且指紋采集工作量大;RFID定位精度可以達到分米級,體積小成本也低,但通信距離短,并且無源標簽無通信能力;超寬帶定位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級且穿透性強,但應用成本高;藍牙定位精度可以達到米級,功耗,成本低,部署方便但是定位穩定性差,易受環境干擾。
隨著定位環境越來越復雜,沒有哪一種定位技術可以同時滿足所有的應用場景。因此,未來多種定位技術融合將是一種趨勢。比如,據朱總介紹,優頻科技將WiFi與ibeaocn、RFID等定位技術融合,可以實現更高的定位精度與定位穩定性。
WiFi+ibeaocn融合定位—廣東博物館應用案例
目前有很多場所部署了WiFi,當WiFi部署密度不夠,又需要較高的定位精度且現場不方便施工布線時,這時部署iBeacon相對會比較方便。WiFi和藍牙技術結合,通過藍牙標簽掃描iBeacon信號強度,再通過WiFi上傳到后臺進行定位。這種做法不僅可以解決局部區域WiFi部署密度不夠或不支持定位的情況,而且智能手機、Pad等智能終端也可同時支持WiFi和藍牙的設備的連接,定位精度可達到1米。
廣東博物館采用了優頻科技的WiFi+ibeaocn融合定位方案,通過在現場部署AP和iBeacon,讓所有AP均開啟定位功能,并且把iBeacon按定位精度要求,安裝在各個展柜附近。當游客打開系統APP后,進入導覽,APP從優頻的定位引擎獲取游客實時位置,然后自動為游客設計最優游覽線路。在游覽展品過程中,到了某一展位后,可以收到系統推送的展品圖文信息、聲音或視頻介紹,生動的了解展品背后的歷史文化。
WiFi+低頻觸發定位--雅礱江水電站人員巡檢定位
朱總表示,通過WiFi+低頻觸發的定位方式可以使局部區域定位精度提高到1米且定位精度穩定,標簽功耗低 。觸發定位器是基于低頻125KHz頻段,通過天線持續發射唯一ID,雙頻WiFi標簽進入天線覆蓋范圍后被激活,從而實現定位。
雅礱江干流規劃的21個梯級中,大型電站(裝機容量大于30萬千瓦)有16座,總裝機容量2751萬千瓦,占全省大型電站總座數(61座)的26%,占全省大型電站總裝機總容量的32.1%。雅礱江水電站使用了優頻科技的WiFi+低頻觸發定位方案對水電站人員進行巡檢定位。通過在電廠實現WiFi覆蓋,在危險區域入口部署觸發定位器,如此,當非授權人員進入該區域,后臺會顯示告警信息,主動觸發標簽上的震動馬達,提醒工作人員。
此外,在沒有WiFi覆蓋的場所可以通過beacon/RFID+LoRa融合定位方式,可以實現更遠的覆蓋、更低的功耗??傊?,通過基于WiFi網絡的混合定位可以實現更高精度的定位,更少設備的投入,更方便的后期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