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棲大會一線調查:誰最有可能成為阿里云的挑戰者?
趁著參加上周云棲大會的機會,我花了很多時間跟參會的廠商聊國內云計算產業的競爭與發展。在聊天的過程中,我還麻煩它們幫我做了一個小調查。
在首日的云棲大會主論壇上,坐在我旁邊是青海省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兩位高管,我跟他們聊了聊。最后得到,他們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企業做網站,使用阿里云的域名和備案服務,但類似IAAS層面的云計算服務一點也沒有用。
在兩個主要的廠商展區里,我發現使用阿里云的企業客戶非常多,所涉及的行業也比較廣泛,比如金融、物流、安全、物聯網等。當然也不乏有企業就是來參展的,跟阿里云并沒有太多業務往來。
走了一圈之后,我發現,雖然國內云計算產業增長很快,但是企業客戶對這這項新的IT服務的接受情況,還存在著很大差距。
在我設計的調查里,第一個問題就是詢問企業有多少工作流建立在云計算平臺之上。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幾乎分為三大類,一類很少用云(工作流10%以下),占比約33%;一類企業在嘗試加大使用云計算服務,占比14%(工作流10-20%),另外一些則是云計算的重度用戶(工作流40%以上)。

對于這個結果,我覺得比較正常,基本反映了國內云計算產業的現狀——創新創業類企業喜歡直接上云,而一些企業則因為數據安全、歷史原因等問題,則慢慢地接受云計算技術。

選擇使用公有云計算服務,客戶有很多關注點。數據安全仍然是企業客戶最關心的點,排名第二的是平臺穩定性,節省成本排名第三。另外,平臺開放性、監管合規、軟件兼容、數據主權等也都有一定程度的關注。

可能是用戶比較關心數據安全,所以預測未來云架構的發展趨勢時,67%的企業客戶認為,混合云(公有云+私有云)會是未來的云架構的主流趨勢,29%的受訪企業認為,公有云會是主流架構,沒有企業為私有云投票,少部分企業認為還不好判斷。

受訪企業認為,未來四家企業是國內公有云前三名的有力競爭廠商,按照排名高低分別是:阿里云、亞馬遜AWS、騰訊云和微軟Azure。在做調查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人給我提起華為云、金山云和百度云等廠商的名字。雖然,在一些云安全廠商的展臺,我看到它們支持的8家云計算廠商的名單里有這些云計算廠商的名字。

在最后一個問題里,我讓受調查者選出最可能在中國對阿里云發起挑戰的云計算公司。

這個問題跟上一題有點類似,但是選擇限定為一家企業的時候,58%的人認為是騰訊云,21%的人認為是亞馬遜AWS,17%的人認為是微軟Azure。整體而言,這個問題的調查結果跟上面問題的答案類似,但仍然反映出企業客戶在作出選擇時有一定的猶豫。
從整個調查的結果來看,可以明顯看到,云計算在不同中國企業客戶群里的滲透率還存在很大差異,隨著企業對于數據安全等問題的關注,導致公有云平臺和私有云組合的混合云成為未來云架構的主流模式。
而對于如何看待國內云計算市場競爭格局時,調查結果顯示,后入場的云計算廠商在企業客戶的心智里并有太多位置。在我看來,這可能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這可能預示著這些排名靠后的企業逆襲的概率并不高。企業客戶都記不起來你,還談什么進入前三名。
最后強調一下,由于調查問卷只有近50份,樣本量很小,調查結果可能并不準確,希望大家把結果作為一個參考,不要過于糾結準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