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無人區”商業!傳統商業變招爭搶“新零售”先機
“太快、太方便了。還不用排隊!”在濟南華聯超市嘉華店,市民劉女士手上不停地掃碼將商品裝袋,嘴里還不停地感嘆。
無人零售發展迅速,受到各界廣泛關注。無人零售的出現對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2017年被譽為“無人零售”的元年。
在此種背景下,傳統零售業開始尋求新的發展。調整賣場布局、縮減賣場面積等,傳統零售業不僅經營面積趨向便利、緊湊,更開始著手引入“無人技術”,顧客滿意度穩步提升。這些新舉措,都被業內看作是傳統商貿企業在緊跟時代的自我變革中,來搶占“新零售”先機。
“老牌”超市的無人收銀受熱捧
2017年以來,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廣,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模式開始在全國各地興起。
2017年9月,濟南首家無人便利店在泉城廣場開業,如今過去了1個月,這家便利店營業額達9萬多元。
和無人便利店相比,傳統超市貨品全、可選擇范圍廣的優勢依然存在。但面臨無人零售的沖擊,線下實體店“消費升級”,傳統零售業該如何提供差異化競爭手段,提升用戶體驗?這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9月20日,濟南華聯超市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引進自助收銀設備,并成功試點,無疑填補了濟南市內無人收銀技術的新空白。市民劉女士選購的16件商品從自助收銀區結賬僅用時1分40秒。記者了解到,目前,自助收銀機支持銀聯卡、華聯儲值卡、微信、支付寶、QQ錢包、京東金融等多種支付方式。
據悉,零售自助結賬系統在全球擁有大量用戶。截至目前,全球商用自助收銀設備數量共計超過50萬臺。
尊重消費習慣是零售業的根本
除了采用新的技術,傳統零售業的業態布局也在不斷調整。
過去的賣場完全是依靠“大而全”的形態生存,隨著社會發展和消費習慣提升,空間面積會常態化。中國商業聯合會智慧商業分會副會長馬玉峰認為,“未來賣場的趨勢就是精、小,這也會成為未來零售賣場的一種形態。”
早前,麥德龍就調整布局,取消了服裝品類區域。麥德龍濟南槐蔭商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客戶體驗是商場一直以來比較注重的方向,客戶驛站方便了消費者購物之余有了休息場所。“對于濟南市民的特別需求,開業后商場增加了小型購物車,以方便顧客。”
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用戶行為研究報告》認為,從消費動機來看,用戶第一次選擇在無人店購物的原因各不相同,35.0%的用戶是由于無人店能提供24小時服務而選擇無人店進行消費。高達83.6%的客戶多次選擇在無人零售店消費的原因是由于無人店方便快捷、能夠節省購物時間,方便快捷是用戶選擇無人店消費的最重要原因。
在濟南華聯相關負責人看來,華聯超市推廣自助收銀技術不僅是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成為線下傳統超市不斷提升顧客體驗度和滿意度的一種重要手段。
“無論零售業如何變化,其本質不會改變——滿足消費者需求。”沃爾瑪中國高級副總裁兼大賣場首席營運官孫義彰曾如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