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互聯網金融業務折戟 達華智能擬出售卡友支付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中國經營報
日期:2018-01-15 12:05:29
摘要:2018年1月3日,達華智能發布《關于擬出售卡友支付股權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擬出售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友支付”)股權,轉讓給南京銘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關鍵詞:IC卡達華智能

  試圖在互聯網金融突破的中山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華智能”)如今卻要淡化該項業務。2018年1月3日,達華智能發布《關于擬出售卡友支付股權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擬出售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友支付”)股權,轉讓給南京銘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達華智能表示,決定將卡友支付的股權進行出售是為進一步整合資源,突出主業,結合目前公司的產業鏈布局。

  此前,達華智能主要從事非接觸IC卡、電子標簽等各類RFID(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隨著傳統業務增長乏力,達華智能開始轉戰物聯網產業、OTT(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互聯網金融領域,尤其互聯網金融領域被作為達華智能近年來的發力重點,一直被寄予厚望。

  在尚未完成所有股權全部過戶的情況下,擬出售卡友支付是否意味著達華智能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折戟?達華智能證券事務代表告訴記者:“目前該項計劃正在籌劃中,對于進展情況,到時候會有公布。”對于更多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領導們還在出差。截至記者發稿,相關疑問未獲得達華智能的回復。

  未完全過戶便“遭賣身”

  據了解,卡友支付前身為中國銀聯控股子公司,擁有銀行卡收單、二維碼支付等多種支付業務;手中握有稀缺的全國性線下收單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與保理資管牌照;此外,其還與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融電子結算中心有限公司簽訂了《微信支付合作協議》。

  自2015年起,達華智能開始陸續收購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試圖將互聯網金融作為核心業務之一,達華智能此前亦對外稱希望借助第三方支付促進公司線上支付、線下收單業務,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提升競爭力,然而不到兩年半時間,達華智能便做出了出售卡友支付的舉動。

  實際上,達華智能在計劃出售卡友支付時,并未完全持有卡友支付股權。目前,達華智能只持有卡友支付30%的股權,另外70%股權已與卡友支付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送交人民銀行審批。上述達華智能證券事務代表表示,此前卡友支付的財務報告并未納入達華智能上市公司報表。

  事實上,達華智能盡管確立了物聯網產業、OTT、創新型互聯網金融三大核心業務體系,但金融業務占營業收入比重甚微。

  財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華達智能實現營收13.25億元,同比下降9.8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股東的凈利潤為0.2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96%。

  達華智能旗下主要有20多家企業,部分企業營收納入上市公司,主要的營業收入來自于收購子公司電視機主板及機頂盒、系統集成及自身公司卡類及電子標簽銷售業務,營收占比達九成以上,在金融業務方面,并未顯示具體業務份額。

  而被達華智能寄予厚望的卡友支付也沒能有較好的表現。據達華智能擬出售卡友支付股權的提示性公告披露,2016年度卡友支付實現了3306萬元的營收,凈利潤達到1.2億元,源于當年售賣了銀聯商務股權獲得1.8億元收益。而截至未經審計的2017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卡友支付實現了2.2億元的營收,凈虧損達4744萬元。2017年卡友支付營收大增,凈利潤卻出現大幅跳水,凈資產也從2016年的1.15億元腰斬至2017年三季度的5616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卡友支付多次被央行處罰,僅2017年就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相關規定三次被罰。

  達華智能擬出售卡友支付是否出于卡友支付經營狀況不佳?上述達華智能證券事務代表表示:“虧損應該不是我們出售卡友支付的主要原因,高層們的意思我們也很難知道,更多疑惑需要等領導回答。”

  達華智能給出的公告中則將出售解釋為整合資源,突出主業,結合目前公司的產業鏈進行布局。

  四處出擊大并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業乏力,達華智能在產業鏈上的布局一直動作頻頻,在資本市場上有著“并購狂魔”的稱號。

  達華智能是一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的企業。上市之初,主要從事的是非接觸IC卡、電子標簽等各類RFID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曾經,達華智能在非接觸IC卡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9%,成為國內最大的非接觸式IC卡制造商。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主營業務業績和股價表現平平,達華智能開始瘋狂并購模式。

  2013年,達華智能定增3.68億以及自有資金6495萬元收購新東網科技有限公司,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將自己定位于在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領域的核心軟件公司。2014年對北京慧通九方、廣州圣地、蘇州迪隆、青島融佳等公司進行部分股權收購。2015年除收購主營電視機主板及機頂盒的金銳顯100%股權外,還收購卡友支付、武漢世紀金橋、江西優碼、南方新媒體、中山市德晟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由此形成了以物聯網產業(基礎)、互聯網電視牌照OTT(入口)、創新型互聯網金融(主線)為三大核心的業務體系。

  2016年,達華智能繼續開啟并購之路,以自有資金10億元收購珠海晟則、中融資產持有的江蘇潤興租賃40%的股權。而珠海晟則的實際控制人亦為中植系掌舵人謝直錕。

  2017年,達華智能還將戰略轉至與此前業務相關性不大的衛星運營和通信領域,相繼擬以5.04億元收購塞浦路斯衛星通信企業星軌公司、以0.65億元收購49%的股權價格和馬來西亞一家衛星通信公司ASN(全稱ASN Satellites Corporation Sdn Bhd)簽訂認購協議。與巨大的資金投入相比,達華智能投資的上述兩家衛星公司成立時間都較為短暫,且核心業務仍處于“培育”狀態,目前,星軌公司和ASN都無實際營收。

  2018年1月3日,達華智能又發布公告稱擬與某衛星通信運營龍頭企業及斯里蘭卡政府展開衛星通信領域戰略合作。

  對于2017年達華智能與衛星通信公司ASN的合作計劃,天風證券分析師沈海兵表示,達華智能收購海外稀缺衛星通信資源,持續推進衛星通信運營業務有望成為國內首家民營衛星運營企業,但也要看后期布局落地是否順利,傳統主業受沖擊將影響業績,切入衛星業務可能也將低于預期。

  而對于達華智能的“花式收購”行為,一位曾經對該公司分析過的證券分析師向本報記者表示,客觀上講,達華智能業務較多,也相對比較復雜,眾多業務都是通過整合而來的,甚至新布局的衛星業務都是通過其他資源渠道發展起來的,競爭優勢并不是特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