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江西未來三年將開展機動車電子標識區域綜合示范應用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ITS114
日期:2018-03-16 10:36:15
摘要:在第六項工程即道路交通安全科技應用與數據共享工程中,第一部分是機動車電子標識區域綜合示范應用,要求推廣安裝機動車電子標識,積極建設路面識讀基站,研發區域機動車電子標識信息聯網管理系統,實現高速行駛車輛的信息動態采集和信息準確識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精細化水平。

  2月中旬,江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官網上發布了江西省安委會印發的2018年4號文件,《江西省實施道路交通安全規劃2018-2020年工作方案》,在方案中,提及了未來三年將要實施的五項道路交通安全重點工程,它們分別是: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工程、重點車輛安全性提升工程、重點道路設施安全提升工程、道路交通安全主動防控體系構建工程、高速公路交通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道路交通安全科技應用與數據共享工程。

  在第六項工程即道路交通安全科技應用與數據共享工程中,第一部分是機動車電子標識區域綜合示范應用,要求推廣安裝機動車電子標識,積極建設路面識讀基站,研發區域機動車電子標識信息聯網管理系統,實現高速行駛車輛的信息動態采集和信息準確識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精細化水平。

  六大工程的具體內容是如下: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工程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工程包括:建設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公園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開展大型客貨車駕駛人職業教育。

  重點車輛安全性提升工程

  1. 建設全省重點車輛交通安全管控體系。綜合應用汽車電子標識、北斗衛星定位終端、公路緝查布控系統等,構建全省重點營運車輛動態安全管控體系,對公路客運、旅游客運車輛等重點車輛實現高精度、高可靠、全程化的實時監測和動態管控,實現重點車輛安全監管信息的跨部門、跨行業共享和交換。到2020年,建成并完善全省重點營運車輛動態安全管控體系,貫徹落實國家頒布實施重點車輛安裝汽車電子標識相關標準,國道主干線公路卡口聯網率達到100%。

  2. 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水平。完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法規標準體系,貫徹落實《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規則》系列標準,制定出臺實施規定,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托運、充裝、運輸、道路通行及應急救援全過程安全管理,規范危險貨物分類、包裝、托運、裝卸、運輸操作。組織開發江西省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監管系統,對接全國統一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監管系統。全面推廣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制度。開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押運試點,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危險貨物運輸過程安全管理。到2020年,建成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監管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聯網聯控、精準監管、專業監管、協同監管”的格局基本形成,為實現危險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安全管理和信息共享奠定基礎。

  重點道路設施安全提升工程

  1.全面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按照國家、省有關公路生命安全防護規范標準等,形成公路路段評估、工程設計與實施的公路安全提升常態化機制,按輕重緩急實施高風險路段綜合治理。治理完成后,要按程序組織工程驗收,確保實現治理目標。2018年底前,完成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的公路安全隱患治理驗收;到2020年,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路段治理,現有四類、五類橋梁(隧道)改造加固率100%,新發現四類、五類橋梁(隧道)當年處置率100%。

  2.全面規范建設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組織對轄區內一級公路在路基、路面寬度、中央分隔帶、縱坡坡度、平曲線半徑、安全設施配置等方面進行全面排查,對不符合技術標準的路段,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責任人員、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整改經費,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新建、改擴建農村公路,按有關要求確保安全設施投資足額到位并同步建成,確保新建農村公路不增加高風險路段。開展農村公路養護“文明示范路”創建活動,打造養護文明示范路4000公里。

  3.提升高速公路路網監測設施覆蓋率。繼續加強路網及道路沿線氣象等監測設施建設維護,到2020年,實現全省高速公路運行實時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道路交通安全主動防控體系構建工程

  1.實施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建立健全包含重點車輛及駕駛人、“兩客一危”運輸企業的省、市、縣三級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管控平臺,按照“分區域、分級別、網格化”的原則,對重點車輛及其駕駛人實行動態風險管理和重大安全風險動態預警。到2020年,省、市、縣三級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全面建成。

  2.深化國家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以國家主干公路網為重點,建成比較完備的全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實現道路交通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和公路交通管理執法效能提升。強化風險防控體系的實戰應用,實施相配套的勤務機制,提高管控效能。2018年,全省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成率達到100%,到2020年,全省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應用率達到100%。

  高速公路交通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1.推動實施重大事件現場應急救援與遠程協助。建立全省路網應急救援資源信息庫,構建應急資源配置調度系統,實現應急指揮聯動體系與應急資源信息的整合;研究建設全省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指揮平臺和應急通信保障系統,提升應急救援機構與事故現場的遠程通信指揮保障能力。搭建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綜合信息平臺,實現應急管控方案的快速生成與決策優化、應急資源遠程指揮調度、大范圍交通綜合管控。到2020年,力爭建成全省聯網、資源共享的應急指揮平臺,并實現部省聯網。

  2.爭取國家支持在省內布點建設國家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實訓演練場所。依托現有條件,建成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實訓演練場館,推廣應用新型應急救援技術與裝備,增強應急處置救援實戰能力。開展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情景構建,建設應急演練情景庫,實施以基層為重點的實戰化應急演練活動。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道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實訓演練場所。

  3.建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立政府統一領導,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協同處理交通事故。以主干線高速公路為重點,開展交通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強化現場自救、傷員運送、急救聯動三個關鍵環節,提高交通參與者特別是駕駛人的現場急救能力。努力提高醫療急救服務效率,積極推行直升飛機救援,構建立體救援體系。將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道路阻斷等公共安全事件,納入沿線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和專家隊伍,配足必要救援設備,并將轄區擁有大型特種救援設備的單位納入救援管理體系,提高施救水平。

  道路交通安全科技應用與數據共享工程

  1.機動車電子標識區域綜合示范應用。推廣安裝機動車電子標識,積極建設路面識讀基站,研發區域機動車電子標識信息聯網管理系統,實現高速行駛車輛的信息動態采集和信息準確識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精細化水平。

  2.建設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及服務平臺。編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數據共享目錄,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格式、數據交換格式、實現統一的數據交換接口及其調用方法,推進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信息資源共享共用。相關部門構建信息資源服務平臺,依托政府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平臺,向其他相關部門、行業開放共享數據,提供信息交換服務。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大數據的分析研判應用,實現對信息的分析處理和挖掘研判功能,滿足有關部門的道路交通安全分析需求。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大數據信息共享及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全力保障信息共享的安全可靠。

  3.進一步加大交通科技建設應用。建設推廣集成接處警系統、智能視頻監控平臺、交通信號控制平臺、綜合查詢平臺、應急預案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等一體化的智能交通指揮系統和集交通違法行為抓拍、號牌識別、區域監控、圖像傳輸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監控系統;逐步在城市主要路段,國省道的重點路段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增設警示信號燈、電子警察、測速等技術監控設施;利用技術手段,推廣道路交通勤務定位管理系統,實現執法勤務車輛的定位管理、勤務落實、遠程調度,提高應對處置突發事件、偵破肇事逃逸案件的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