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手段推動“智慧工地”更“智慧”,力推BIM技術落地應用!
凌亂的施工現場、塵土滿天的環境、施工工人忙亂的場景,這些想必是小伙伴們提到建筑工地的第一反應。沒錯,這就是傳統的施工工地,臟亂差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隨著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工地建設,倍感壓力,項目點多面廣,管理壓大擔沉;傳統的項目管理手段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記得一次會議上,一位主管信息化的領導說過:建筑行業的信息化僅僅是比農業高一點點,信息化建設迫在眉睫,不得不發的緊迫性了。
中建八局的智慧工地
最近這幾年最火的莫過于“智慧工地”的概念了,關于智慧工地的定義,可能一百個人有一百個解釋。能夠全面概括的是“智慧工地”是一種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平臺為依托,通過工地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術的應用及施工精細化管控,達到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現場決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實現工地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的一種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中建三局的智慧工地
用BIM手段推動“智慧工地”更“智慧”
消除信息孤島
對于施工現場來說,溫度、濕度、PM2.5、風力、風向、噪音等數據,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時間段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到所有區域進行數據收集,進行智能化分析,然后通過BIM立體建模,標注出等級劃分,最后確定設備安裝位置,讓所有安裝位置都有理有據。”
|
綠色工地 |
智慧管理 |
智慧物聯 |
平安工地 |
|
1、視頻監控 2、門禁管理 3、周界防范報警 4、電子巡更 5、公共廣播及應急指揮 6、施工危險區域防進入紅外語音報警 |
1、智慧工地云平臺 2、勞務實名制 ·3、BIM建模 4、信息展示、導航、宣傳系統 5、視頻會議系統 6、車輛出入道閘及引導系統 7、工程機械、租賃和管理系統 |
1、WIFI信號覆蓋 2、智能照明控制 3、高支模變形監測 4、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實時監測 5、塔吊黑匣子 6、吊鉤視頻 7、人貨梯監控
|
1、揚塵與噪音監測 2、場地立體降塵噴霧 3、雨水回收 4、污水處理 5、智能霧炮降塵車 6、水電在線監測 7、水電節能控制 8、屋面智能降溫系統 |
智慧工地模塊
智慧工地的技術路徑
總體部署
安全質量管理平臺架構
BIM技術+項目管理
運用BIM技術在工程施工前進行圖紙審查、深化設計。施工前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節省工期和成本,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當前房建項目的BIM應用比較成熟,對于一般的房建項目來說,如何降低施工建造成本,想必是每一個項目開發商越來越重視的手段,提升管理的效率,這個時候必須得有管理工具來輔助管理,提供管理決策得數據支撐。
總結一下就是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決信息溝通的成本,保證數據源的統一性,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服務,利用計算機技術,大數據分析等一些先進的工具輔助施工管理,最終達到施工項目管理的成本節約,風險可控的管理目標。
普及一下科普知識:目前施工項目管理的十大熱門技術,您知道是哪十大嗎?
|
1、BIM技術深化設計 |
工地建設初期,采用BIM技術生成可視化的三維設計模型,對二維的空間結構以及復雜節點進行綜合設計,避免管線碰撞或遺漏而導致現場返工的問題,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
2、激光掃描測量 |
通過高速的激光掃描建筑模型,高分辨率且大面積的獲取被測建筑的三維坐標數據,快速、大量的采集點位信息,并生成點云數據進行保存,以便對深化設計進行驗證和高效的測量。 |
|
3、測量機器人 |
管理人員利用測量機器人在放樣的同時,可以記錄現場的放樣點并將數據返回原來的BIM模型,通過把施工現場的實際數據和設計數據做比對,進行誤差分析,大大提高放樣精度及工作效率。 |
|
4、無人機航測建模 |
通過無人機建立模型,可直接進行場地測量,方便項目進行場地布置。在組織施工設計時,容易擇選出較好的設計方案:通過對地、物的判釋,為擬訂施工運輸方案提供依據。 |
|
5、3D打印技術 |
通過BIM的3D建模效果生成可視化的圖形結構,并將BIM圖形進行3D打印,生成立體化的3D模型,讓建筑師可更為形象直觀、動態反映出現場工地在施工階段的3D場地布置情況。 |
|
6、施工現場管理系統 |
通過軟件實現工地智能化、精準化、便捷化的智能施工管理,系統后臺存儲大量的建筑文件包括CAD圖紙、建筑云點、員工信息、資產信息等數據,員工可通過移動APP、PC進行數據查閱以及統一管理,掌握項目進度,提高施工效率。 |
|
7、RFID人員監控 |
采用無線射頻UHFRFID技巧,在工人安全帽內加裝預載職員身份信息的RFID芯片,在施工現場布設感應器及傳感器,并與現場虹膜體系停止聯動,對出場工人進入場地進行考勤掛號及身份認證,主動統計地區員工工種及人數上傳至智能云平臺體系。 |
|
8、環境監測及能耗管理 |
智慧工地云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聯動傳感器監測現場工地的實時溫度、濕度、PH2.5等數據,并在大數據庫中進行保存,保證現場工地的實時環境數據,并對指標過高數據通過移動APP、后臺PC進行預警。另外,還通過水流監測傳感器、電流監測傳感器等設備,對水電數據進行監控管理,保證工地能耗的成本控制。 |
|
9、智能地磅 |
將工地傳統的稱重地磅進行智能化修改,在地磅中安放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使地磅在材料車輛進出場稱重時,對稱重數據進行自動記錄、拍照、統計、分析及上傳,在智慧工地云平臺系統管理后臺中自動形成材料進場報表,在材料凈重數據出現異常時自動報警。 |
|
10、AR技術 |
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使設計師、工人通過三維模型可直接感受實地考察的景象,體驗更為真實工地場景,大大提高工地建造的可行性、安全性,減少工地返工、重整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