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產業動態|區塊鏈真能用來防偽嗎?

作者:周禮
來源:GEI新經濟瞭望
日期:2018-06-14 09:36:59
摘要:區塊鏈引發了世界范圍的熱潮或者說泡沫,但鮮有真正服務經濟、社會的案例,這一直是批評者對區塊鏈的看法和態度。但區塊鏈技術的擁護者已經正在嘗試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其中,“防偽溯源”被視為區塊鏈最先可能走向落地的應用場景,現在已經有一批互聯網巨頭和初創公司正在積極推動。

  區塊鏈引發了世界范圍的熱潮或者說泡沫,但鮮有真正服務經濟、社會的案例,這一直是批評者對區塊鏈的看法和態度。但區塊鏈技術的擁護者已經正在嘗試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其中,“防偽溯源”被視為區塊鏈最先可能走向落地的應用場景,現在已經有一批互聯網巨頭和初創公司正在積極推動。

  2017年12月,IBM、京東、沃爾瑪、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中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旨在通過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加強食品追蹤、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的合作,提升中國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2018年4月,阿里云發布區塊鏈解決方案,支持天貓奢侈平臺Luxury Pavilion推出全球首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正品溯源功能。做防偽溯源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就更多了,包括做應用方案的根源鏈、溯源鏈、中國食品鏈,以及做技術方案的唯鏈、紙貴科技、趣鏈科技等。

  盡管去嘗試商業落地的企業很多了,但是區塊鏈應用于防偽領域的前景還非常不確定。這有技術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場、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原因。

  一、區塊鏈防偽原理

  區塊鏈用作防偽用途,業內的通行說法是“防偽溯源”,實際是通過“溯源”來達到“防偽”的效果。區塊鏈技術能直接實現的功能是“溯源”而不是“防偽”,兩者并不能完全等同。

  為深入理解區塊鏈在防偽溯源領域的應用,我們先看一則2017年5月的新聞《假貨秒變海淘正品 都是快遞干的"好事"》。在此則新聞中,消費者表面上從海外購買的商品,實際上是國內的仿冒產品。而消費者查詢到的從海外運轉到國內的物流信息都是造假者勾結物流公司(或其員工)偽造的,其中不乏國內一流的物流企業。這種從源頭上的造假令消費者防不勝防。

  這種造假能夠成功,其原因是商品的物流信息的輸入完全由物流企業所掌握。區塊鏈應用到防偽溯源,也正是將這種信息的輸入權分散到多個機構手中。例如,天貓要從美國進口車厘子,可以聯合美國出口商、美國物流企業、美國海關、中國海關、天貓、國內物流公司等機構聯合布置一個區塊鏈網絡,車厘子每一次流轉的信息都由相應的機構負責輸入。這樣某一方造假無效,而要勾結多方造假又會造成成本太高,輸入信息因不可刪除或篡改因而方便追查,也有效增加了造假成本。因此,分布式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防偽溯源領域,確實能發揮傳統單一中心化機構所不能具備的功能。

  二、防偽溯源的漏洞

  盡管如此,溯源手段只是讓商品的流通環節變得透明,與商品本身的防偽還是兩回事。這里面仍有很多漏洞。一,多方上傳信息,并不能杜絕信息的造假,而只是增加了多方比對和追查的功能,大幅降低了造假成本收益比。二,假如商品的源頭就是仿冒產品,則增加流通環節的透明性是無效的。三,區塊鏈記錄物流信息需要一定載體(目前比較先進的是RFID芯片),如果這類載體與商品不能建立一一對應關系,則仍然給造假留下很多可乘之機。

  茅臺早在2013年就啟動RFID溯源系統,可實現正反雙向溯源。然而這套已經非常嚴密防偽系統卻依然被從內部攻破。兩名負責系統數據采集和維護的專項經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通過拍照、U盤拷貝等方式竊取防偽溯源數據,并通過網絡銷售,數據達700余萬條,可制作成700萬瓶假冒茅臺酒。另外還曾有經銷商用針頭將真茅臺酒抽取出來,再將一般酒類注入瓶中,冒充真茅臺酒銷售。

  簡單的說,這類造假是把“真標簽”貼到了“假商品”上。區塊鏈只能控制標簽上的信息,而不能控制商品本身的真偽。區塊鏈要發揮防偽溯源的功能,必須要保證建立起一套鏈上數字身份和鏈下實物商品的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而這個成本其實是非常高的。

  三、更宏觀地看待防偽問題

  如果從更為宏觀的視角來看待防偽問題,我們可以發現技術對某些造假問題是無能為力的。

  一,偽劣商品的產生原因復雜。最常見的是指非法企業仿制其他公司的商品,這類外侵式的防偽問題用技術和法律手段一般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但也不排除企業或企業的內部員工監守自盜。對于這類情況,商品的真偽完全維系于企業的自身道德水平,這種依靠企業自身的中心化防偽體制有不可突破的天花板。根本性的解決方案,需要將一些企業內部數據以恰當的方式開放給第三方監督機構。如在上述茅臺酒的案例中,需要將茅臺的產銷量數據、RFID數據開放給第三方,并接受監督。但這又涉及到企業的核心商業機密,需要很高的技術手段來平衡保密和防偽之間的矛盾關系。

  二,防偽的市場需求值得疑問。對于企業經營而言,更重要的是“開源”,即能開發新的市場,對偽劣仿冒產品的打擊屬于“節流”,一般居于次要地位。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長期處于寬松狀態,很多山寨企業擁有合法的工商資質,對查實的仿冒企業的處罰也遠不夠嚴厲。前述分析也可以看出,要建立一套嚴密的防偽系統,成本可能不菲。因此,企業在防偽方面的投入面臨成本和收益的權衡??傮w而言,大多數行業對防偽的市場需求可能并沒有那么高,或者要求技術有很高的成本收益比。

  但在某些特殊行業,如食品醫藥、珠寶、名酒(收藏級)等特殊行業,區塊鏈技術可能有用武之地。英國初創企業Everledger采用區塊鏈技術來跟蹤鉆石的合法交易,以拒絕“血鉆”進入交易市場。其主要做法是,對鉆石的幾何界面進行掃描,根據掃描數據為每一顆鉆石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身份信息。鉆石的每一次交易都可記錄在區塊鏈上,且不可刪除或篡改。Everledger與眾多國際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眾多機構的加入保障了合法鉆石交易網絡的擴大。因此,Everledger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區塊鏈項目。但這個項目就有很大的特殊性。第一,鉆石屬于貴重商品,市場對其真偽性和合法性的鑒定需求非常強烈。第二,每一顆鉆石的幾何形狀都不同,天然適合制作數字指紋,不需要另做一個防偽標簽與其綁定,它的數字身份制作成本非常低。

  結論

  綜上,區塊鏈是通過溯源,通過將流通渠道透明化來實現防偽的功能。但偽劣仿冒問題本身是個復雜問題,并不能簡單通過渠道透明化來根本性地解決。即使是在溯源這一單一領域,區塊鏈發揮監管效力的必要基礎是,能確保上傳數據的保真及鏈上數字身份和商品的一一對應,而這并非易事。因此,區塊鏈發揮防偽作用需要諸多前提條件,且只適用于少部分特殊行業或領域。將區塊鏈用在防偽溯源領域的創業活動前景可能并不看好。

  附論

  上述區塊鏈在“防偽溯源”方面的應用模式可以概括為“存證模式”。業界還在探索一種“Token(代幣,也即虛擬貨幣)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存證模式”基礎上添加Token激勵,針對的是網絡參與者中上傳信息積極性的問題。有人認為,區塊鏈溯源會涉及多個環節,除了智能硬件自動采集數據之外,還需要大量手動上傳數據。通過發行Token,可以調動上傳者的積極性。

產業動態|區塊鏈真能用來防偽嗎?

  “存證模式”適用于政府項目,或核心企業對供應鏈把控較強的企業項目。“Token模式”理論上能通過調動供應鏈上所有參與者上傳數據的積極性,有利于加強政府和機構的監管。這種理論上存在的優勢,還需要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加以檢驗才能驗證其效果。但是,虛擬貨幣合法性至今不為政府所承認,這方面的商業實踐還面臨較大的政府監管風險。此外,“Token模式”模式也不能解決前文分析的上傳數據保真、鏈上數字身份與實物能否一一對應等問題。因此,短時間內,也很難看到“Token模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