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之中國民航大學自助行李托運系統

5月19日,廣州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轉場之際,出發大廳國內區的26臺自助行李托運設備成為搶眼的亮點。該設備由中國民航大學研發,本次協同南方航空、廣東機場集團及中航信成功實現科技成果批量轉化應用,開啟了我國中大規模機場旅客自助服務的新篇章。交付當日,共成功完成自助行李托運1500余次。
自助行李托運系統是響應國際航協“簡化商務,便捷出行”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該系統在超大型樞紐機場廣州白云機場首次大批量成功應用,是“智慧機場、廣東模式”行動的重大成就,也是產學研用合作推動智能技術實現創新創業的典型案例。
追溯至2009年,中國民航大學機器人研究所聯合中航信和天津機場成立課題組,申請獲批中國民用航空局科技基金課題“自助行李托運關鍵技術研究及系統優化設計”。經過課題組人員的共同努力,2011年完成了原理樣機研制,通過項目驗收鑒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系統已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2012年,為加快推進成果產業化,中國民航大學成立了天津航大航空設備有限公司,并在中國民航科技產業化基地進行孵化。其間,課題組和企業獲得了天津市科委應用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及中國民航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的支持,推動了成果產業化過程中關鍵技術的突破。樣機設計獲得了2013年度中國工業設計“紅星”獎、2013年天津市創新創業大賽團隊組二等獎。
2014年,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款自助行李托運系統經過前期調試,在天津機場1號航站樓試運行。試運行期間,該系統在行李重量檢測、體積檢測、行李身份認證、旅客自助選座、登機牌及行李標簽打印等功能上體現了優越性,并與中航信旅客離港信息系統及民航二所機場行李傳輸系統協同配合,不僅使民航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縮短在機場的滯留時間,而且減輕了機場值機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年,該系統在上海虹橋機場、青島機場等得到應用。
全流程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的投入使用,大大縮短了旅客托運行李的排隊等待時間,極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體驗。
此外,自助行李托運設備具有高檢測效率,每臺設備每小時連續托運行李數量可達上百件。這大幅提高了行李托運效率,減輕了機場值機人員的工作強度,縮短了旅客在機場的滯留時間,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務。
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實施條碼及RFID雙系統運行,為機場的運營管理提供了雙重選擇。該系統采用先進的三維立體分析技術、全方位智能條碼識別技術、高精度智能稱重技術,支持行李逾重額度的判斷提醒等,可識別處于各種拴掛位置的條碼,準確率高,一次性條碼通過率高達99%。
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可智能識別旅客的行李種類(拉桿箱、軟包等)、擺放方式,并針對不同類型、規格的行李作出相應的指示,方便旅客自助操作。如當檢測到軟包時,會停止運送并提示旅客將軟包置于托盤內重新放置檢測;當檢測到多件行李同時托運時,會提示旅客依次進行單件行李托運。
該系統采取了多項安全措施,如設置安全門、安全光幕、應急處置按鈕等,可防止人及動物進入行李系統,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旅客和行李的安全。該系統可以對人、行李進行圖文操作記錄,在必要時方便查驗,消除了旅客擔心行李丟失的后顧之憂。
秉承高技術含量、高品質產品、高檔次服務的理念,通過不斷采納前期各機場和旅客的意見和建議,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得到了實質性的升級,能夠適應中國旅客的使用習慣。自助行李托運系統負責人、中國民航大學教授高慶吉表示:“未來,當旅客使用自助行李托運設備時,只需在設備前進行刷臉或掃描身份證,就可以自行完成行李托運,并在到達目的地時實現自動提取,享受真正的全流程自助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