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無人零售又進化了!RFID技術被淘汰、微信小程序賦能…… 未來便利店長這樣?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芳之態
日期:2018-08-20 09:04:45
摘要:RFID此番遇冷很可能不是“被迫”,而是一種必然。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使用這一貼片技術的商家,盜損率情況普遍嚴重,稍一用力就容易撕毀,同時,RFID的單個成本也不低。

  低調許久的無人零售,近日又在上海刮起了一陣大風。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無人值守零售展覽會上,美國Amazon Go級的無人便利店購物相當搶眼。掃碼進店、挑選商品、離店、系統直接扣款,整個流程就和掃碼乘坐地鐵差不多。

  ■云拿無人便利店

  在有限的空間里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這樣的展商在現場還有很多。

  我們留意到,盡管始于2016年的無人零售熱潮,最先是由集裝箱式的無人值守盒子開始,但這次參展數量最多的,卻是無人貨柜和貨架,至于無人便利店更是屈指可數。

  不難說,這是經歷一番“過山車”后的無人零售,所展現出的發展趨勢。

  RFID貼片被冷落

  商品識別,是無人零售里一項基礎且重要的技術,在現場,我們發現此前被廣泛運用的RFID貼片技術,頗有被“打入冷宮”的態勢,很少有展商在使用,甚至,他們不愿用“淘汰”兩個字來形容。

  只能說是有新的技術出現了。

  RFID此番遇冷很可能不是“被迫”,而是一種必然。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使用這一貼片技術的商家,盜損率情況普遍嚴重,稍一用力就容易撕毀,同時,RFID的單個成本也不低。

  當前大部分貼片價格在0.5元左右一個,若使用更為廉價的則會影響識別準確率。再加上前期人工貼標和數據錄入,商家想要以此長期運營是有難度的。

  ■圖片/VCG

  至于取代RFID的新技術,我們見到最多的便是圖像識別技術。通過提前對店內商品進行深度學習,結賬時,只要消費者將商品放在指定區域,系統便能通過特征識別來判斷是哪些商品。

  比如,無人值守盒子界的代表繽果盒子,如今使用的就是圖像識別技術,據了解,這樣一次性的識別數量不能超過5-6個,過多會影響準確率。

  ■圖片/億邦動力網

  而開頭提到的Amzon Go級購物體驗,則是由云拿科技提供的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也是現場唯一一家使用這一技術的展商。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捕捉消費者進店后的所有行為軌跡,從而將人和商品綁定在一起,識別他究竟拿了哪些,又不需要哪些商品,盜損率為千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展商使用的是重力感應智能貨架,比如簡24等。然而在實際運用場景中,商家一般不會僅使用一種方法來識別,而是通過算法讓兩到三個技術同時進行,以此來盡可能提高準確率。

  ■圖片/簡24無人便利店

  無人店太難做,所以去做無人柜?

  相比無人便利店這樣整套智慧零售方案的輸出,無人貨柜和貨架的進入門檻顯然要低得多。

  盡管2017年以來,持續傳出有玩家“涼涼”的消息,但從展會上的熱鬧勁不難看出,它依然是眾多想要涉足無人零售行業人眼中的香餑餑。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觀察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簡24,它也借著本次展會推出了自家冰箱式的無人貨柜。然而回想當初,簡24之所以被人熟知,是因為其2017年在上海開出了首家占地約100㎡的無人便利店。

  ■圖片/簡24無人貨柜

  據了解,當前簡24在上海還有4家分店,但上述提到的虹橋天地首店卻已于幾個月前悄然關閉,工作人員透露,主要原因是其生意不佳。

  因此很難說,簡24這番進軍無人貨架領域,是否也有逐步切換游戲難度的意味在其中。

  只不過,無人貨柜的行業壁壘真有那么低嗎?其實未必。

  在今年3月的騰訊智慧無人零售大會上,無人值守貨架小e微店CEO榮光就曾表示,無人值守貨柜的難度主要在后續運營。之所以離場的玩家越來越多,是因為很多人低估了這一行的壁壘,只在乎眼前快速擴張鋪點,而忽略了運營效果和后端運營。

  ■圖片/VCG

  微信小程序更受偏愛

  在本次展會上,我們還發現不少展商開始用起了微信小程序,掃碼開門、管理訂單、查看商品優惠信息等功能都有。

  以云拿無人便利店為例,早在今年初第一家線下門店開業時,用戶進店必須下載其配套App,才能掃碼進店,因此,店內還特意搭配了無線網絡供大家下載使用。

  而如今,店門口則直接展示出了其微信小程序的圓形碼,用戶直接掃一掃使用小程序,也能獲得和App同樣的服務,降低了體驗門檻。

  ■圖片/VCG

  在此前第七季節微信公開課上,講師王可欣就強調過小程序對于零售門店的鏈接作用,不僅能夠更方便地觸達用戶,同時還要將到店用戶數字化。以漢光百貨為例,在其推出微信小程序后的一個月內,銷售額增長了約70%。

  相比讓用戶重新接受一個App,微信小程序無疑已經成為零售商家的一條獲客捷徑,同時,也展現了騰訊在這場零售變革中,要做它們“水電煤”的工具之心。

  我們還留意到一點,盡管展商們大多展示了微信小程序,但這并不代表它們沒有其他小程序,比如支付寶。

  然而據部分展商坦言,支付寶小程序在用戶群里的滲透率較低,因此雖然有,真正使用的人卻很少,所以他們自然把推廣重點放到了微信小程序上。

  其實今年7月以來,關于支付寶要將小程序入口嵌入首頁的消息就絡繹不絕,但在大家默認小程序“姓微信”的今天,支付寶更需要有一個爆款來讓大家記住。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