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阿里云推新產品并拉攏合作伙伴 蠶食全球云端服務市場

作者:李佳翰
來源:DIGITIMES
日期:2018-08-28 08:51:57
摘要:當提到全球云端運算服務供應商時,可能腦中最先閃過的會是亞馬遜(Amazon)的AWS、微軟(Microsoft)的Azure或者Google Cloud,甚至有些人也會想到IBM或是Salesforce、甲骨文(Oracle)、思愛普(SAP),但會第一時間想到阿里巴巴旗下云端運算平臺阿里云的,可能不多。據悉,阿里云目前為云端客戶提供超過180項云端產品,并在全球范圍擁有約8,000個合作伙伴,業務布局擴及全球逾18個國家和地區。

  當提到全球云端運算服務供應商時,可能腦中最先閃過的會是亞馬遜(Amazon)的AWS、微軟(Microsoft)的Azure或者Google Cloud,甚至有些人也會想到IBM或是Salesforce、甲骨文(Oracle)、思愛普(SAP),但會第一時間想到阿里巴巴旗下云端運算平臺阿里云的,可能不多。

  但事實上,阿里云近年來在國內本土云端運算市場耕耘的相當不錯,市場份額高達47.6%、穩居第一,同時也開始進軍東南亞及中東、歐洲市場,在全球排名也扶搖直上。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2018會計年度(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財報顯示,年度營收成長58%、達人民幣2,502.66億元(約合365.84億美元);其中,云端運算業務年收入增長101%。

  若以2018會計年度第4季(2018年1月至3月)來看,云端運算業務更是年增103%、為人民幣43.85億元(約合6.41億美元)。而根據8月23日發布的2019會計年度第1季(2018年4月至6月)財報顯示,當季云端運算業務年增93%、達人民幣46.98億元(約合7.10億美元)。

  據悉,阿里云目前為云端客戶提供超過180項云端產品,并在全球范圍擁有約8,000個合作伙伴,業務布局擴及全球逾18個國家和地區。

  自2009年成立以來,阿里云除了積極拓展國內云端服務市場,并因應市場趨勢持續推出對應產品及服務,如2016年發布協助物聯網(IoT)開發者進行定制化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工具包,在于2017年下半推出Link物聯網云端平臺和AliOS Things物聯網操作系統等。

  而阿里云于8月中旬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場「阿里云峰會-Infinity 2018」,會上發布了9款新產品,涵蓋云端架構(cloud architecture)、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物聯網及安全(security)等范疇,以滿足不同產業的數位轉型需要。這些新產品包括用來防范網絡攻擊的解決方案軟件Anti-Bot Service;為企業保護重要商業數據的網絡備份服務Hybrid Backup Recovery;讓客戶享有專有主機儲存服務的Dedicated Host;支持在國內連通國際多個地方的企業網絡連接服務Smart Access Gateway;由阿里云與HPE合作的混合云解決方案Apsara Stack;分散式開源搜尋服務器Elasticsearch;云端交互查詢分析服務Data Lake Analytics;阿里云機器學習平臺PAI ;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Platform。

  據阿里云國際業務首席云端架構師王宇德表示,這些新產品的特性正好應對亞太地區零售市場持續進化的需求,將有助于商家加強對消費者洞察力,更有效率分配資源。

  阿里云也在峰會上宣布推出東南亞合作伙伴聯盟計劃(ASEAN Partner Alliance Programme),旨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目標于未來1年內吸納150個伙伴,并訓練600位銷售及技術人員。

  此前,阿里云已于7月初時宣布另一項EMEA伙伴計劃,旨在促進及強化阿里云客戶與歐洲、中東及非洲(合稱EMEA)伙伴的合作關系。該計劃主要專注于4個關鍵領域,包括特定垂直產業的數位轉型發展、扶持人才開發、尖端科技技術創新,以及強化市場。

  除了區域伙伴計劃外,阿里云也與多家業者展開合作,加速推動云端業務。就近期來看,阿里云于7月時宣布與SAP合作,將SAP多項解決方案搬上阿里云,如SAP HANA、SAP MaxDB、SAP ASE、SAP Business Suite等。同月,阿里云也與西門子(Siemens)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利用各自在數位技術和工業制造的優勢,打造世界級工業物聯網平臺,支持工業4.0,并計劃于2019年推出部署于阿里云的MindSphere平臺。

  8月初,阿里云與德國芯片大廠英飛凌(Infineon)簽署MOU,共同推動IoT在智慧生活與智慧產業的應用,并將協助國內企業及城市的數位化升級。數日后,阿里云在與福特汽車(Ford)旗下子公司Autonomic簽署MOU,在華推出基于阿里云基礎架構的車聯網平臺TMC,讓客戶可快速開發車聯網相關軟件應用及服務。

  根據Gartner于7月時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基礎建設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市場年增29.5%、達235億美元。其中,亞馬遜以51.8%的份額、122.21億美元營收穩居第一,微軟則以13.3%份額、31.3億美元營收居次;但排名第三的并不是Google而是阿里云,其2017年營收達10.91億美元、份額4.6%,擠下了Google Cloud。報告指出,阿里云營收在2017年成長了63%,反映出該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成功投資;以阿里巴巴雄厚財力作為后盾,相信未來阿里云將繼續投資研發,并進行全球基礎建設部署,進一步推動全球業務發展。

  另一家市調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于6月發布的調查顯示,受惠于在中國本土市場的主導地位,阿里云在2018年第1季的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排名第四,僅次于亞馬遜、微軟以及Google,但單以亞太地區來看,阿里云則勇奪亞軍,僅次于亞馬遜。報告指出,中國約占亞太公有云服務市場的3分之1,且每季占全球市場的比重都持續增加。

  這也意謂著,阿里云可望隨著整體市場持續膨脹而進一步成長,尤其是該公司目前積極拓展的亞太地區市場。Gartner指出,目前僅約1成企業將IT業務轉至云端服務供應商,預估到2025年時將有高達8成企業會關閉自家機房、并轉移至云端服務供應商,因此整體云端運算服務市場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所有供應商也都有機會擴大份額或迎頭趕上,市場排名也可能在未來幾年出現變化。

  就數據中心部署來看,阿里云全球10座國際區域數據中心有8座位于亞太地區,包括新加坡、澳洲、印尼、印度、日本及馬來西亞;另有8座數據中心位于國內。同時也針對亞太地區客戶提供在地化的云端產品及服務,包括在不同地區市場設置當地團隊,以提供技術支持,并與當地研究機構展開合作。

  以中國為根基,逐漸拓展版圖至東南亞、亞太地區,甚至EMEA,是阿里云展望全球的合理發展途徑。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