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中國電子產品產業看好歐洲市場
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道,清華紫光將啟動談判,希望以22億歐元并購法國羅里埃控股有限公司。法媒關注中國是否正準備進軍歐洲電子產品市場,《世界報》本周的報道認為,這顯示了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意向。
報紙援引路透社和彭博社的報道披露,清華紫光即將從CVC資本合伙公司收購法國羅里埃控股有限公司。羅里埃公司在手機電話卡和銀行卡專用迷你連接器以及無線射頻(RFID)設備方面有所專長。法媒關注中國是否正準備進軍歐洲電子產品市場。
文章披露,2017年擁有3000名雇員、估值5億歐元的法國羅里埃控股有限公司,在半導體領域是一家并不起眼的新興公司。紫光集團有望在未來幾周內完成此次收購,目前尚需等待法國及歐洲監管部門的許可。
法媒認為,對于斗志滿滿的紫光集團,這筆小額收購或許是更大手筆的先聲。紫光集團已在幾年間成為中國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企業,而中國正致力在未來十年成為該領域的世界龍頭,但目前中國本土生產的智能手機和電腦所用零部件仍然幾乎全部需要進口。自2012年起,中國的半導體進口支出就已超過石油進口支出。
Finaltis科技部負責人向《世界報》指出,“中國對此類零部件的進口依賴反映了中國制造業產品普遍低附加值的現狀。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中國正投資研發閃存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只是至今尚無顯著成果。但中國已在LCD屏幕方面占據了相當市場,中國的OLED屏幕制造廠商也有了成為蘋果公司供應商的潛力。”
據報道,電子零部件被中國視為關鍵產業,也成為“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重要支柱之一。這一計劃旨在強化制造業的技術含量,提升競爭力,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為了不再依賴于進口,中國準備在十年內斥資約1500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也連續四年增加了從臺灣或美國收購相關企業的力度。《世界報》援引榮鼎咨詢的數據透露,2017年在技術通訊部門,中國在歐洲的投資是在北美的兩倍。
法媒還指出,歐洲的幾個龍頭企業對多金的中國投資者頗具吸引力,其中就有估值250億歐元的英飛凌(Infineon)、法國硅片制造商Soitec(市值22億歐元)、以及估值170億歐元的通用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導體公司(STMicroelectronics)。不過,意法半導體公司資本中含有法國和意大利兩國政府的資金,投資難度較大。
文章分析認為,鑒于芯片產業在技術創新和安全問題中的關鍵地位,在歐洲同樣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法國前不久正式通過了“Nano2022計劃”,將在此領域投入8億歐元補貼,德國、意大利和英國也將采取類似措施。歐盟現正開始設立針對海外投資的監管措施,法國和歐盟相關部門對這一特別時期收購案的態度仍是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