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無人值守?是否形成安防剛需?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云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自此以來,新零售一詞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熱度,成為零售界持續關注的熱門話題,其中無人值守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線下模式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一種新的趨勢。大家都認為這是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之后的又一個風口,很多人躍躍欲試。
然而,既然無人值守,那么勢必會涉及到防盜安全問題。是否會給安防企業帶來機遇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無人值守的運作模式。
這里我們以淘咖啡為例,淘咖啡是2017年7月,阿里巴巴在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推出的一個占地達200平方米集商品購物、餐飲于一身的線下實體店。其購物流程是怎樣的呢?

首先,使用手機APP掃碼,與商家簽署隱私保護協議并授權支付寶代扣功能即可進店。
然后,通過閘機即可進行購物,期間顧客可以完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在餐飲區點單,無人干擾,顧客享有高度的購物自由。
最后,用戶必須經過“結算門”,也可以說是“剁手門”。它由兩道門組成,當第一道門感應到用戶的離店需求時,它便會自動開啟;幾秒鐘后,第二道門將開啟,此時“結算門”已經完成了扣款。旁邊的提示器會提示扣款金額。顧客即可離店。
從這一系列的運作來看,其中究竟運用了哪些“黑科技”呢?又與安防企業有何關聯呢?是否會形成安防需求呢?
首先從運作層面來看:
無人便利店的日常商品選購區應用到的核心技術為RFID技術,安防行業和RFID技術可謂是密不可分。在智能交通、智慧停車、智能門禁、射頻防盜等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應用中,RFID技術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而在身份驗證和計算環節則是對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技術的運用。身份識別問題,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技術等等都可以實現,具體選擇哪一種識別技術,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而無論哪種都和安防密切相關。在無人便利店中,除了準確識別,還要持續跟蹤消費者,分析消費者的行為。這一點可以通過圖像識別技術來實現,對于動態圖像的分析,安企可以說是當仁不讓。
其次從防盜層面來看:
圖像識別技術在小范圍場景下,高資本、高技術的投入和其準確率的相關是可以接受的,一旦面積擴大,勢必面臨著成本高、準確率下降等問題。所以,對無人售貨系統需求最迫切的是小型便利店,而小型店鋪恰好是安防行業的重要市場,而無人便利店更為特殊的地方在于,其運營模式完全依賴于消費者的誠信行為,因此風險也相對更高,對于安防的需求也會更高。
總得來說,無人便利店可以說是應運而生,一方面,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和離譜的房租,使便利店盈利成為老大難,尤其是地處商業區的便利店,盈利更是難上加難。另一方面,不斷迭代的物聯網、人臉識別、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無人便利店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持。而就目前來看,這些技術大多繞不開安防技術,諸如生物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等。未來,類似的概念或技術還會層出不窮,無人值守場景無疑會給給安防行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