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第一人,3小時狂賣1億個生態紙箱,發明淀粉塑料袋,堪比嬰兒肌

亂世出英雄,更出產品。
最好的產品,一定誕生于最兵荒馬亂的時代。
一、瘋狂的快遞箱子
雙十一對剁手黨來說是狂歡,
但對生態環境來說,可能是災難。
最近阿里巴巴又創紀錄了:
雙11一天交易額達到史無前例的2135億元。

與狂歡相反的是,國家郵政局統計,
雙11當天共產生快遞訂單13.5億件,
比去年又上了一個臺階。

這意味著,一天時間內全國產生了至少13億個快遞箱子。
有沒有想過,這些紙箱子會消耗多少木材?
全國一個月的訂單呢?
一年呢?
2016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快遞大國。
那一年,有超過300億個快遞紙箱在流通,
產生的快遞垃圾可鋪滿40萬個足球場,
消耗的原紙相當于46.3個小興安嶺的木材。

2017年,全國快遞箱子在2016年基礎上又增加了100億個,勁增33%。
2018年,這個數據更加龐大。
快遞箱子不僅嚴重消耗木材,而且還非常危害環境。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大家可能不了解,中國有80%的紙箱是無法回收的。
為什么?
因為快遞箱上纏著密密麻麻的透明膠,
平均每個快遞的透明膠長度達2米,
加起來一年可繞地球500圈。

透明膠帶不僅本身不可降解,
而且客觀上造成紙箱與塑料難以分離,
提高了回收成本,
被回收企業列入了黑名單。
換句話說,正是我們瘋狂給紙箱子纏膠帶的傳統,
每年造成幾百億紙箱浪費,
數以億計的木材付諸東流。
那么,改變傳統快遞箱,
發明一種不要膠帶的箱子,是不是天大的機會?

(圖片來源:華夏地理)
二、無處不在的塑料垃圾
去年,一篇《外賣正在毀滅中國下一代》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文章表明,中國每周產生4億個塑料餐具和包裝袋,
每個塑料袋降解需要數百年。
僅美團一家,一天訂單所用的塑料袋就達72萬平方米,
足以鋪滿整個故宮!
這不是嚇唬誰,很快,我們就會生活在日積月累的垃圾中!

(圖片來源:華夏地理)
大家注意到了嗎?
我們每次逛完超市,結賬時,收銀員都會問一句:需要塑料袋嗎?
這種現象源自于2008年國家施行的“限塑令”:
商超禁止主動提供塑料袋給消費者。
恥辱的是,“限塑令”早已名存實亡。
十年以來,塑料袋使用量不降反增。

2014年,中國消耗塑料袋56億個,
2017年,這個數目變成了256億個。
2018年,由快遞袋直接產生的塑料垃圾將突破50萬噸,
平鋪下來相當于129萬個足球場!
塑料行業協會曾提供了一項令人震驚的數據:
一只塑料袋生產時間不到一秒鐘,
平均使用時長不到半小時,
卻需要470年的時間降解。

(圖片來源:華夏地理)
無處不在的塑料垃圾,
對土地、空氣、海洋、人類,以及各種動植物產生了巨大危害。
“限塑令”卻淪為了“賣塑令”。
有沒有想過,改變傳統塑料袋,
發明一種可自行降解的袋子,會不會是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三、每年省下30座小興安嶺
時事造就英雄,兵荒馬亂的行業最需要優秀產品站臺。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在行業最困難的時候走上了舞臺。
2013年,一個叫邢凱的小伙子帶著準備買房子的錢,
一頭扎進入了環保快遞箱的發明中。

他首次給快遞箱裝了一條拉鏈,快遞箱一拉就開。
他給這個拉鏈紙箱取名“一撕得”,
一百多年都沒有發生過變化的紙箱子開始革新了。
快遞箱子裝拉鏈是什么鬼?
我們知道,傳統的快遞箱子都是左三層右三層用膠帶粘起來的,
平均每個快遞要用兩米膠帶,
不僅制造了大量塑料垃圾,加大了紙箱回收難度,
而且造成剁手族們拆快遞時很不方便。
邢凱突發奇想,在箱子上設置了一個拉鏈,
只要輕輕一拉,就打開了快遞箱。
網友對此有個很貼切的形容:3秒鐘快感!

它的快遞箱子全身沒有一處塑料膠帶,
僅僅憑著一截特制的雙面膠就能牢牢鎖住箱子里面的東西。
這對快遞箱子來說,塑料膠從此拜拜了。
使用傳統紙箱,快遞的破損率在萬分之三左右。
但使用一撕得后,這個比例降到了萬分之一以下。
小小一次創新,就讓這個一成不變的行業煥發了生機。
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有一句名言:
不僅僅蘋果是創新,老干媽也一樣是創新。
對邢凱來說,普通的快遞箱同樣是創新。

有一次,唯品會供應鏈副總裁對邢凱抱怨:
你這紙箱子還是不行,倉庫員工打包時,雙面膠很難撕,手指經常摳出血來。
邢凱聽完后異常興奮,他覺得又一個創新機會來了!
于是,他再次住進研發室。
經過多次試錯、優化,最終研發出一種波浪離型紙,
它能在零下10度的環境下戴著手套半秒鐘撕開。
從此唯品會的阿姨打包一個快遞再沒有超過10秒!

因為一撕得全身沒有任何膠帶,回收率高達100%,
每年給中國省下30多座小興安嶺的木材,
《焦點訪談》首次破天荒地報道了它。
馬云看完一撕得后滿滿好評,
他宣布商家必須使用一撕得,才能加入天貓綠色品牌聯盟。
同時,菜鳥網絡“四通一達”也啟動“綠色行動”,
從包裝開始減少快遞污染,
最終,一撕得創造了3小時狂賣1億個的記錄。

今天天貓把一撕得環保紙箱作為通行證,
明天京東也會對不環保的商家下達“封殺令”,
到最后,也許順豐看見包滿塑料膠帶的快遞就閃人了!
四、散發爆米花味道的塑料袋
邢凱曾說:
“雖然改變包裝不能改變世界,
但是我們向環保邁出每一步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深深敬意。”

不得不承認,這個人對保護環境有著源源不竭的動力。
為減輕塑料污染,他又研發了一種叫Nbag的環保塑料袋,
直接用植物淀粉基替代塑料。
他帶領團隊,對傳統塑料袋進行數字建模,
最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當把淀粉加到10%的時候,這個袋子的成本遠高于普通塑料袋。
但是如果繼續加到25%,這個成本就會斷崖式下滑。

為了淀粉塑料袋,他投入了上千萬,
一遍又一遍地失敗,然后扔掉再繼續。
最終找到了黃金比例:
由30%植物淀粉替代部分PE塑料,
綜合成本降到與傳統塑料袋持平。
現在,這個散發著爆米花味道,
有嬰兒肌膚般柔軟的環保可降解塑料袋,成為了邢凱的“新寵”。
很快,淀粉塑料袋就會全面鋪開。

在邢凱看來,盡量減少塑料的使用,是一件很酷的事。
30%只是一個起點,將來一定會把淀粉比例提到50%以上。
那是,或許塑料袋就不再是垃圾,而是飼料了。
為解決快遞紙箱的回收率問題,邢凱發明了一撕得無膠帶紙箱;
為解決塑料袋的污染問題,他又發明了可降解淀粉塑料袋。
希望我們頭頂的天空,霧霾少一點;
希望我們腳下的土地,污染少一點;
希望我們的食物,再安全一點;
希望我們的家人,更健康一點。

在充斥垃圾的濁世殺出一條血路,
做一個愛護環境的真正行動派,
即使不一定能成功,
但環保的路不會白走,
每一步,都算數!
世界級的人工智能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