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在“馬云說的新零售”時代下具有怎樣的競爭力?
在如今這個科技發展的大潮流中,物聯網、 智慧城市、 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4.0成為了科技發展的代名詞,而這一系列新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感知技術,例如:物聯網價值在于獲取并利用數據,核心是傳感器部署;智慧城市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當中物物相連,每一個需要識別和管理的物體上,都需要安裝與之對應的傳感器;傳感器是大數據的重要來源;人工智能的“傳感”要從哪里更靠近“靈性”;工業4.0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由大數據、3D打印和傳感器技術三個部分組成,它意味著可以用數字化的方式提供產品或者服務。
可見隨著傳感器更大規模部署,所采集的大數據,其潛在的價值也將被逐漸挖掘,數據產生、收集、處理、決策和應用,可以說,物聯網是一個以“數據”為驅動的產業。即萬物互聯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經智能化的處理、分析,最終透過數據形成產品或服務,而正是物聯網最核心的商業價值所在,也將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創新商業機遇。今天工采網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傳感器的另一個發展機遇。
當下大火的便是馬云說的新零售,自2016年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新零售”概念成為各行各業所追捧的熱門名詞,那么企業如何變革“新零售”?傳感器在“馬云說的新零售”時代下具有怎樣的競爭力?
對于新零售的概念提到最多的兩家公司,一家是阿里,另一家就是小米。今年的天貓雙11隨著新零售演進,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小米便是典型案例。
新零售,是基于大數據的人貨場的重構,核心不在于店里到底又沒有“人”主要的核心要義在于推動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化進程,更主要的是把零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更快、更及時、更美好,更妥善地消除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距離感是新零售的一大特性。
新零售概念從提出到現在,落地的產品形態不斷轉變,但其核心仍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的智能售貨系統。即看、即拿、即走,3秒即可完成的購物流程,對于消費這來說是一種革命性的舒適購物體驗。之所以能實現如此簡單、快速、高效的購物體驗,背后離不開核心傳感器識別技術的支持,傳感器能夠立即察覺出來,并且能夠向其他的元器件發出相應的信號,用來告知狀態的變化。
例如: 即看亦如人們熟知的RFID技術,RFID是附著在每一件商品上的電子標簽,當用戶購買商品時,傳感器會識別商品上的電子標簽,進行結算??梢灶A見到,以電子標簽為媒介的RFID技術,擁有致命性的缺陷:當標簽損壞或被用戶撕掉時,用戶即可免費獲取商品。同時,為每一件商品貼上電子標簽,將耗費巨大的人工成本。即拿亦如視覺傳感器技術可以識別拿走或者放回商品的動作。即走亦如重力傳感器技術通過傳感器感應貨架上的重量變化,以此來檢測貨物被取走或放回的行為。
然而目前市場上單一技術的解決方案都不能滿足零售商家對新零售的需求,究竟誰能拔得頭籌,核心技術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目前,全球的傳感器市場在不斷變化的創新之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傳感器領域的主要技術將在現有基礎上予以延伸和提高,技術的發展必將帶來新零售行業的革新,各國將競相加速新一代傳感器的開發和產業化,競爭也將日益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