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車企及互聯網科技公司紛紛入局自動駕駛 誰才是最后的技術“贏家”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前瞻網
日期:2018-12-06 11:44:24
摘要:?隨著智能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進,世界汽車產業也正發生著顯著變化,圍繞著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的深入研究,不少廠商將曾經這一幻想變成了現實。

  圖源:圖蟲創意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自動駕駛汽車就已經出現,真正走向實用化趨勢是在21世紀。

  根據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將自動駕駛技術分為Level 0 - Level 4共5個等級,從第一階段的駕駛輔助系統(已普遍使用),到第二階段的部分自動化系統,第三階段高度自動化,及第四階段完全自動化,各大車企和科技巨頭的入局,到底最后誰能成為技術“贏家”。

  事實上,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人口國之一,自動駕駛汽車潛在市場是非常巨大的,受老齡化及道路嚴重擁堵情況的影響,人們對于自動駕駛技術和資源共享出行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希望通過智能駕駛規范道路行為,打造輕松快捷的智能化城市。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企業自動駕駛研發水平還處于處于Lv.2等級左右,離Lv.4完全駕駛等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就Lv.4等級展開想象,以交通事故發生率為例,完全駕駛對社會、駕駛員和行人均有益處。因為所有車輛進入規范化,交通事故發生率幾乎可以下降至零。另外,人們也可以充分利用行駛途中的空閑時間完成其他事情,提升工作效率。

  不過,研發一輛具備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可不簡單,由于需要上萬個零件協同工作,自動駕駛汽車除了硬件,還需要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等復雜的軟件共同支撐。比如定位系統,就得疊加高精地圖以幫助車輛理解它們自己所處的位置,而感知系統則會幫助車輛確定它們周圍正在發生什么。至于規劃系統,則需要綜合所有信息并為車輛找到行車路線。在沒有駕駛員控制方向盤和油門踏板的情況下,軟件需要肩負所有調度任務。

  除此之外,還有氣候、地形和汽車文化的問題,因地制宜的成本極高,這也是目前很多車企和科技公司將自動駕駛汽車放在特殊區域和固定場景中測試的原因。

  目前,大部分車企和科技公司都計劃在2019~2020年推出L3級自動駕駛。如:廣汽新能源計劃在2019年推出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型;百度Apollo和小鵬汽車計劃在2020年推出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奇瑞爭取在2019年底和2020年完成功能開發,實現L3級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等等。

  不過,也有企業如車和家提出跨過L3,直接做L2.5和L4,還有Waymo和通用也是直接做L4。因為L3是一種有限條件下的自動駕駛,一方面讓駕駛員開車更輕松,但同時又要求駕駛者隨時從放松的狀態馬上切換到注意力集中的狀態來處理突發狀況,一旦發生事故權責也很難界定。

  目前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有兩大隊伍,車企大部分從輔助駕駛逐步過渡半自動駕駛,直到完全自動駕駛,而是互聯網科技公司大多直接從高階駕駛開始研發,雖然進展各不相同,但目標是一致的,由于自動駕駛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尚不會快速決勝出贏家,但隨著研發進度越來越復雜,部分企業將被淘汰,今后能徹底掌握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將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