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新零售供應鏈數字化的助手
新零售在于利用數據分析對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完成電商平臺與線下實體店的商業模式升級,滿足消費者在消費升級趨勢下的個性化、體驗極致化消費需求。
RFID的大量應用打通了生鮮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過程,使得新零售領域的移動端app、線下體驗店和大型超市等線上線下消費場景相融合,產生無窮無盡的大數據,為供應鏈數字化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準數據支持,從而掀開一場生鮮農產品行業前所未有的數字化革命。
RFID(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其應用將給零售、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本文將以RFID在生鮮產品供應鏈中的溯源、運輸和銷售三個場景應用為例闡述RFID在供應鏈數據可視化中發揮的作用。
RFID防偽溯源,讓食品安全更簡單

防偽溯源對于生鮮制品特別是肉類產品尤為重要,因為肉類由活體動物而來,而真正對肉類品質的管理,應該從動物幼崽就開始。如今,基于RFID的防偽溯源系統從生產開始,為供應鏈上養殖、銷售、監管、消費等環節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撐。
消費者購買的鮮肉制品經過養殖、屠宰、分割、包裝、掃碼貼標、倉儲、物流、配送、零售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大量信息,例如養殖信息就包括養殖場信息、幼崽信息、喂養材料信息、喂養記錄、檢驗檢疫記錄等等,如果用最傳統的方式來記錄,難免會有所疏漏。
而RFID技術下的防偽溯源系統一般包括RFID智能芯片、、RFID手持設備、數據中心和產品電子代碼(EPC)。每個RFID智能芯片具有全球唯一的ID,無法被復制,在動物的身上,作為動物的唯一身份證,以隨時用儀器監測動物、記錄動物成長過程中的信息。在動物生長過程中采用RFID手持設備遠距離、大批量、快速讀取智能芯片內的信息,上傳動物的相關信息至數據中心。而在數據中心,存儲著產品的各種信息,做到隨時溯源,掌控全部信息,為消費者和企業管理者提供有力幫助。最后在動物制成肉類成品后貼上EPC便于下一步的運輸銷售管理。
RFID保障食品運輸安全透明化

RFID在信息技術采集階段就表現出獨特優勢,RFID技術的核心是電子標簽上的EPC。由于EPC是提供對物理對象的唯一標識,所以既可以利用EPC唯一屬性作為防偽標識,還可以利用EPC實現貨物在整個冷鏈上貨物的物流跟蹤。此外RFID溫度標簽可以監控溫度,保證了冷鏈物流中貨物的質量安全。應用RFID技術后,生鮮食品從生產開始,它在供應鏈上的整個流動過程都會被及時、準確地跟蹤,實現生產運輸全程透明化。
RFID數據支撐下的生鮮新零售變革

在線下實體店消費場景中,顧客從冷凍柜拿走一定數量的商品,RFID閱讀器可以自動獲取被取走商品的信息,并向超市的自動補貨系統發出信息。冷凍食品的外包裝上有RFID標簽,當顧客將購物車推過裝有RFID識別器的門時,閱讀器可以一次性辨認出購物車中的商品種類、數量、金額等信息,顯示該顧客消費總金額,最終顧客付款完成消費環節。
在讀寫速度快,準確度高的RFID系統支持下全供應鏈數據可視化成為可能。更多更精準的數據支持也促進生鮮新零售商家響應更加迅速,消費體驗更加極致,消費場景更加豐富。
在未來,采用RFID的無人超市、無人貨柜和無人冰柜將更廣泛的鋪設。在新風口和更多場景應用的刺激下,RFID將更大規模的使用在新零售行業,為更多行業的全供應鏈提供數據可視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