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邦安踏案例分享:時尚行業門店數字化落地嘗試
在過去的一年里,業界最熱門的話題還是關于新零售方面。針對當下時尚零售終端的行業痛點,深圳市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運營總監楊浩楊總在2019第十五屆RFID世界大會上與會人員分享了時尚行業門店數字化落地嘗試安踏的案例。

深圳市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商業用戶持續創新的企業,所提供的創新解決方案,可通過對商業數據的采集,傳輸與應用,幫助品牌商根據市場需求而建立更加高效的反應機制,加速業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實現企業的高速成長。
會上,楊總還特意解答了關于“銷邦數據為什么要做新零售基礎建設者?”的問題。他指出,在傳統時尚零售終端,由于服裝制造體系的分工細化,能使用的科技工具較少,行業數據的問題到目前也沒有解決辦法。而門店就是一個貨變錢的地方。開店的目的就是賣貨,把貨變成錢,以此循環來維持企業的生產經營。
“但是由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技術為品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而門店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售前和售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而這個數據,就是我們要做的。”楊總說道,這就叫新零售基礎建設。所謂的新零售基礎建設,就是基礎行為數據的采集。也是指人、貨、場三者之間的關系。
新零售概念的出現,會重構它與人、貨、場的關系。楊總談論到,“銷邦之前做的就是與貨相關的數據采集,并不涉及人和場的信息,而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有了資本的催生,我們銷邦會有針對性的做一些方案,如制度文件解決方案等。”
由于之前門店這些都只是一個場景,售前和售中的數據,也沒有具體的數據來呈現。而今天,整個零售行業都受到沖擊的原因就是,電商可以做到把整個門店零售的過程數字化。比如淘寶店,在系統后臺,可以看到所有的瀏覽點擊跳轉收藏和買單,所有的過程都被數字化,可以通過報表來呈現。但實體門店是做不到的。雖然門店可以做客流分析,但是客戶瀏覽了哪個貨,收藏了哪個貨,他會買單哪個貨,甚至連他試穿了哪個貨都沒有具體的數據統計。
楊總認為,這是常事。這也是他們給安踏做的案例。把貨品放上標簽,然后進行跟蹤。后臺數據就會統計到,這個貨有沒有被動過,動了多長時間,以及動了幾次都可以顯示出來。后期就可以多維度的分析人與貨之間的關系,并使問題透明化。而不像以前,只是單純的去看銷售數據和庫存數據,以及供應鏈銷售。

提及貨與場的關系。楊總還提到,這是他們的長項。只不過以前是用條碼識別,而最要命的是在盤點的時候,有多少貨就需要掃多少次碼。但是,現在貨與場的關系就是陳列搭配位置和道具,可以通過RFID感知技術把他們合在一起,能夠讓品牌商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實時的陳列狀況。
而關于人跟場的關系,楊總指出,人是流動的,產品與整體的密度,包括他的陳列和熱區分布都是有關聯的。這些東西可以通過RFID感知技術包括互聯網技術,獲取人的熱情。
楊總在會議最后談到安踏在合肥落地時的案例,當時現場所有的講解都只靠一個互動屏,一個觸屏,只要拿起產品就會有互動,所有的拿取數據都可以在后臺系統上呈現出來。他強調,關于新零售時尚門店,銷邦做了17種應用方案,來解決新零售落地問題,銷邦目前也僅僅是在嘗試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