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和汽車到5G和IoT,TTI吃的蛋糕又大又鮮!
全球領先的被動元件、分立器件、連接器和機電組件分銷商TTI公司的亞洲六位高層代表近日在上海接受了物聯傳媒等多家媒體的公開采訪。

TTI Asia的六位高層,左二為亞太區總裁Anthony Chan先生
在中美貿易戰、全球性元器件短貨漲價等不利因素下,TTI在2018年期間仍然獲得了超過30%業績增長,且利潤可觀。事實證明,被動元件的缺貨反倒為TTI這樣的大型分銷商制造了極佳的業績增長機會。時值2019年的3月下旬,即傳統觀念上的淡季尾聲,TTI的銷售業績亦同比呈現出了緩增態勢,全年的大好局面已經打開。
據TTI Asia的現場負責人透露的一組數據,2018年TTI營收已達到50億美元,2019年預計超過60億美元,大致保持16%-17%的增長率。出于對未來的美好預期,TTI已經著手在人員方面擴充工作,單從數量上看今年至少有8%-10%的增長,而且大部分集中在銷售人力補充。
作為全球領先的元器件分銷商,TTI對于市場價格的走勢也一直都有著細致的觀察和重視。用TTI亞太區總裁Anthony Chan先生的話來講,手機、EV和5G產品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最大的三個元器件消化渠道,但下游相關終端廠商的產能旺盛造成了上游元器件的供貨緊張,加之部分元器件正面臨停產的困擾,雙重壓力帶來更嚴重的短期缺貨問題!
而TTI的另一位負責人則補充到,從產品的復雜程度上看,當前及未來的高端電子設備對于元件的用量會更多。例如:一部分汽車上的馬達已從最早的幾個變為了現在的數十個,智能手機相對于之前的功能手機更是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因此,產品自身的升級迭代,就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元器件增量需求。

那么,如何面對未來形態各異的客戶需求?早在10多年前,TTI就收購了目錄分銷商Mouser。據了解,Mouser主要服務于設計端的客戶,即以小批量訂單為主;而TTI則為了大批量的服務。Mouser與TTI正好形成互補之勢,能夠提供從設計到量產一條龍服務,一種全新的業務拓展模式得到了成功的實踐,并受到全行業的效仿。
據TTI預測,2019下半年,5G和IoT領域的需求增長將更為突出,而傳統的工業和汽車領域需求仍將是其最主要的業務來源和支撐。但為了順應下游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未來幾年時間里,TTI將會在繼續服務好傳統領域客戶的同時,加大對新興應用領域的重視和投入。
新興應用領域具體指:首先是車聯網,TTI除了傳統汽車的ICU部分,將更注重于ADAS或者車聯網,包括通信、天線、傳感、觸控面板等,還有更多車規級的元器件,無論是被動或是連接器等;其次是IoT,TTI十分看好用于倉庫管理的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據悉,國內AGV最大的用戶京東、騰訊、阿里,TTI已經有在開發對應的方案。此外,是為5G產業提供應有的產品支撐,保質保量地為合作客戶供貨。
Chan先生預測,2019年全球整體的經濟會繼續增長,但會保持謹慎的樂觀。在TTI看來,市場在某階段的平緩增長或更有利于整體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TTI Asia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促進潛在訂單和合作協議的達成,以充分利用其在中國大陸、南亞的生產線,發揮便利的出口優勢,未來還將繼續加大在南亞地區市場的研發和生產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