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全面啟動社保卡進校園
為實現社會保障卡全覆蓋,記者從玉林市社保局獲悉,玉林市于今年(2019年)2月起全面啟動“社會保障卡進校園”活動,計劃利用一年時間,大力提高在校參保學生群體的社會保障卡持卡率、受益率,并籍此在全市參保群眾中推動普及社會保障卡“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的普惠型社保服務。
此次“社會保障卡進校園”活動具有信息采集快速流轉、部門協同配合密切、制卡發卡因地制宜、宣傳推廣以點帶面等亮點,還通過對學生群體社會保障卡從采集到使用全流程進行“量身定制”,探索建立了社會保障卡制發的“校園模式”。
多方聯動協作,集中采集學生信息
為實施此次“社會保障卡進校園”活動,市人社部門主動聯合教育部門,在領導、科室、承辦人員三個層面建立溝通聯系機制,并聯合向各縣(市、區)人社、教育部門、直屬學校下達活動通知,統一部署、明確要求、協同推進。各縣(市、區)人社部門在承擔具體牽頭指導工作、解決存在困難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密切與學校、銀行等方面的溝通聯系,為推動社會保障卡普及夯實了基礎。
針對學生群體具有流動性小、人員集中等特點,我市各級人社部門組織人員到各學校開展信息采集統一培訓,按照全校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統一期限的要求,指導學校以教學班為單元開展集中采集,完善參保學生所在班級、監護人聯系方式等關鍵信息,有效避免了以往采集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信息多、采集周期長等問題,實現信息采集全面優化提速。
多渠道宣傳,探索發卡新模式
改變以往單一由銀行主導的發卡模式,探索建立由人社部門牽頭的“銀行—學校—家長”發卡新模式。人社部門根據采集的信息按學校(班級)成批次地提交制卡,使得制回的社會保障卡根據學籍特點相對集中,便于統一開展新卡發放和余卡回收等工作,同時,區分年齡段發放學生社會保障卡,高年齡段學生可以自行領卡,低年齡段學生必須由家長領取,同時完善告知家長的手續,確保每一張卡都在監護人的管控之下。
除了利用學校宣傳欄、橫幅標語、宣傳手冊等傳統媒介外,還通過家長QQ群、微信群、校園通等新型平臺向學生、家長宣傳社會保障卡的功能用途,促進社會保障卡的影響力由單個學生向整個家庭輻射,實實在在地將社會保障卡的知悉度從校園擴大到社會各個方面,有效提升全市參保群眾對社會保障卡的知曉率和辦卡用卡熱情。
為了進一步發揮社會保障卡便民惠民的作用,今后,市人社局將緊密圍繞人社部102項應用目錄,切實加強基礎建設,積極優化用卡環境,加快推動各項應用項目的落實,爭取全面實現“一卡通天下”,為全市人民提供“統一、高效、簡便、實用”的用卡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