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可識別動物狀態和位置的馴鹿耳標
芬蘭科技初創公司Anicare提出一種利用安裝在馴鹿耳朵上的Healtag追蹤器,可在長達五年的時間里追蹤它們在芬蘭境內活動軌跡的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使用了芬蘭RFID跟蹤設備供應商Nordic-ID內置于動物耳標中的IoT標簽,該標簽通過NB-IoT傳輸其唯一的ID號和位置數據。
這一整套方案采用了Anicare公司基于云服務器的蜂窩連接,以便牧民不僅能查看馴鹿所在的位置,而且還能在它們位于靜止狀態時查看是否需要幫助。Anicare公司還提供了一款應用程序,讓牧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訪問數據庫。
Anicare公司成立于2012年,旨在幫助馴鹿牧民管理他們的動物。馴鹿是家畜,但它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沒有人類監管的森林里自由放牧,這令它們暴露于各種危險之中。雖然馴鹿成群結隊地遷徙,但有些馴鹿卻會與它們的族群分離。森林廣闊而偏遠,牧民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在森林里走失的動物會有什么下場。假若它生病、被捕獵、受傷或死亡,這種情況下牧民的動物通常是永遠也找不回來的。

Anicare創始人Aki Marttila說,他在森林里發現了死去的馴鹿時,就在想是否有一種基于技術的解決方案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他解釋說,“我自己也有馴鹿,而且我是馴鹿協會( Finnish Reindeer Herders Association,FRHA,馴鹿牧民協會)的一員,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制造出一種讓所有牧民都能從中受益的設備。”
有些馴鹿已經從2009年開始就戴上了GPS項圈。然而這種設備每臺售價大約600歐元(784美元),其電池壽命一般為一年左右,這意味著牧民需要對所有正在使用該設備的馴鹿多次更換電池。而更換電池就需要抓住每只馴鹿并處理它的項圈,這會為馴鹿和它的主人都帶來壓力。此外,由于所需電池和無線電硬件的尺寸問題,導致GPS發射器也很重。
基于以上原因,這種設備只能安裝到項圈上,而不能貼在耳朵上。但Marttila認為給馴鹿戴項圈是不可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種是影響美觀。“游客們經常來看馴鹿,馴鹿身上鮮艷的顏色和寬大的項圈會給游客們帶來不好的體驗”,游客們希望看到野生動物,而不是戴著“狗項圈”的馴鹿。從這個角度來看,Marttila想制造一種適合配置在馴鹿耳朵上的不那么顯眼的產品,同時也不會對馴鹿造成任何潛在傷害的產品。
在另一套不同的解決方案中,芬蘭Digita公司曾在芬蘭部分地區利用FRHA測試了一個基于LoRaWAN和GPS的系統。Anicare公司則以NB-IoT的形式提供了LoRaWAN的替代方案。

當Marttila聽說NB-IoT已經可以商業化應用后,他便開始研制新產品,即Healtag跟蹤器。Healtag跟蹤器系統由Nordic-ID的nRF9160SiP蜂窩無線電(支持NB-IoT和LTE-M網絡標準)組成,可以直接固定在馴鹿的耳朵上。此外,該產品體積小,重量輕,配有一個GPS裝置、一個加速度計和一個溫度傳感器。
Healtag跟蹤器會通過NB-IoT向現有的蜂窩網關發送數據,包括其唯一ID號和GPS坐標。當動物覓食或遷徙時,它的位置會同步更新。而基于云計算的軟件會收集每只動物的位置,并將數據顯示在儀表板上。然后,牧主就可以訪問Healtag跟蹤器系統,實時查看這些動物的位置、去過的地方以及外出的次數。此外,該系統還配有一款應用程序,牧民可以在手機上查看實時數據。
系統中的報警功能可以在檢測到特定動物出現問題時通知授權方。如果系統檢測到該動物已經停止移動(基于加速度計的算法)或它似乎有健康問題(基于溫度傳感器監測到的體溫下降),該系統將捕捉這些數據并識別出問題所在,如動物受傷或死亡。然后,牧民會在他們自己的應用程序上收到一個警告,指示動物所在位置及其問題。這樣可以幫助牧民盡快找到這種動物。此外,牧民還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序在任何時間獲取特定馴鹿的當前位置。
Marttila說,“在過去的一年中,公司一直在對這項技術進行測試,在經過一些改進措施之后,新版標簽將于2019年夏天發布。未來公司還會進行更多的試點。”去年夏天在拉普蘭地區尋找最佳放牧地點時,貼在馴鹿身上的標簽還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Marttila表示最初的測試結果非常理想,并預計這項技術將在今年年底投入商用。
參與測試該系統的牧民分布在拉普蘭,Marttila表示他們將增加更多芬蘭其他地區的牧民,繼續測試所有區域的數據訪問。一旦將該方案進行商業化發布,他們將對牧民收取軟件的授權費,而牧民移動設備上使用的應用程序將是免費的。在未來,Anicare公司計劃在牛羊身上應用這項技術并進行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