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友用智能化農場賦能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近日,好麗友土豆農場對外開放參觀,以讓外界了解優質馬鈴薯選育過程,管理經驗,其中包括農場先進的實驗設備、科學嚴謹的管理標準、現代化的噴灌滴灌技術等。
據了解,好麗友土豆農場位于內蒙古多倫、太仆寺旗等地,成立于2007年,占地1萬余畝,年產優質土豆近兩萬噸,主要用于生產切片型薯片,消費者所熟知的好友趣、點點醬等薯片生產原料即出自于此。
談及農場選址原因,好麗友副總經理權赫龍表示,“我們堅信,只有最優質的食材才能生產出最美味的產品,同時,也只有最優質的產地才能收獲最佳的食材。內蒙古地處高原,土壤偏沙性,日照充足,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四季無霾,所有這一切為馬鈴薯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圖:好麗友副總經理 權赫龍
他介紹稱,在好麗友農場,每一粒馬鈴薯從培育到收獲,需至少歷經四年才能成就高品質產品。工作人員選取優質基因的馬鈴薯,運用國際先進的種植理念和農業技術精心培育,歷經選育、莖尖脫毒、培育、檢測篩選、擴繁等多道科研程序,才能生產出芽眼淺、形狀規則、大小適中、穩定高產、還原糖含量低、干物質含量高的,符合好麗友薯片要求的高品質原料馬鈴薯。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專業的馬鈴薯實驗室。
資料顯示,2014年,好麗友將實驗室由北京延慶遷至內蒙古多倫農場。公司整合農場最優質資源,升級建立現代化無菌實驗室,以確保馬鈴薯生長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污染。科研人員在實驗室不僅要完成育苗、病毒檢測分析等一系列工作,還要對馬鈴薯種植前和種植后每個環節進行全程可追溯監管。
農場經理馬鋒鋒先生形象地比喻“要像悉心呵護新生兒一樣培育馬鈴薯,一絲一毫不容懈怠”。對于每一位研究人員而言,“每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農場收獲滿滿的優質馬鈴薯。”
據報道,十二年前,好麗友正式在內蒙設立農場,成為在中國本土有著自己專屬原料基地的國際零食品牌之一。歷經多年的辛勤耕耘,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經驗、種植技術和耕作設備終于將廣袤的低產耕地改造成沃野良田。
在沙土地上種植馬鈴薯并不容易,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土壤進行改良,完善耕地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現代化噴灌、滴灌設備。此外,還要在耕地外圍栽種樹木以起到防風固沙作用。自農場建設以來,已經種植了超過十萬株樟子松、楊樹以及沙棘,成為保護耕地農田、防止風沙侵襲的重要屏障。
機械化生產提升了效率,農場人均耕作管理土地面積超1500畝。環保高效的噴灌和滴灌模式,較傳統的漫灌耕作模式節水超過50%。無人機定期巡視,全面收集作物生長狀態,結合科研人員對植株進行的縝密檢測和分析,及時對作物進行科學澆水、施肥及病蟲害防疫。耕地輪作讓農田得以休養生息,既降低了土地負擔,又提升了原料馬鈴薯品質,為推動可持續農業做出示范。
另外,隨著公司薯片業務的快速發展,好麗友開始籌建自己的原材料基地。談及農場建設的初心,權赫龍強調,“因為有自己的農場,我們的產業鏈進一步向上游延伸,這樣才可以真正實現全程可追溯,最大限度保障我們的原料安全,包括供應安全以及品質安全。同時,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履行“好麗友,好朋友”的品牌承諾”。
據悉,除內蒙農場外,好麗友還在新疆建有土豆農場以及全粉加工廠。



